新政临门明星经理接踵奔私 公募激励模式困局难解
基金新政对阳光私募敞开大门的同时,也给了无数坐在高档写字楼,坐拥百万年薪的公募白领们创业的诱惑。与此同时,私募基金介入公募业务之后,由于中后台的搭建人才缺口隐现,加上中后台外包机制尚不成熟,或对基金公司中后台团队的稳定构成较大的隐忧。
本报记者 李新江 北京报道
基金新政对阳光私募敞开大门的同时,也给了无数坐在高档写字楼,坐拥百万年薪的公募白领们创业的诱惑。
千万元注册资金,四五个人的投研团队即可支撑起一家阳光私募,作为个人介入门槛较低的一个行业,这里一直是公募基金经理辞职后自主创业的“热土”。以往由于牌照稀缺,阳光私募并不能参与公募业务,从而在规模发展和人才引入上难以与大中型公募基金比拟。
然而,伴随着6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正式实施,满足条件的阳光私募基金将可以申请开展公募业务,这给“奔私”的基金经理们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
由于出身草莽,阳光私募在发轫之初已经在公募行业的基础上,搭建出一套业绩激励模式和股权激励模式,这与改革动辄引来各方利益争端的传统公募基金公司相比,显得更具诱惑性。
日前,北京某知名阳光私募高管在接受采访时就预测称,随着新基金法的实施,下一步向基金公司“挖角”基金经理和研究员预计将变得更为容易。
这位高管此前就曾在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任职,其目前任职的这家阳光私募基金尽管尚未计划介入公募业务,但显然已经嗅到不远处“老东家”内部蠢蠢欲动的声响。
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潮再起
尽管基金经理“奔私”在行业内早已经司空见惯,不过近期国内一线基金公司中的两家,同时出现投资总监离职现象,仍然颇令市场关注。
5月25日,华夏基金公告证实称该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刘文动离职的消息。刘文动2006年加盟华夏基金,并于2011年9月升任公司副总经理。与王亚伟相似,一直是后“王亚伟时代”华夏基金的投研核心。
在此之前,嘉实基金亦传出消息称,该公司股票投资部总监刘天君离职,刘天君此前与邵健、邹唯并称嘉实三杰,是嘉实基金最为知名的基金经理之一。而邹唯在离职去中信产业基金之后,日前再度回到嘉实基金,消息人士透露,他将继续掌管嘉实主题,目前嘉实的任职信息尚处在静默期。
颇为一致的是,两位明星基金经理均被传言将创办私募基金,这一消息同时获得了上述两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的认可。
日前,国内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博时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研究总监夏春,再度回到台前也是以一家私募机构老总的身份。夏春创立的天生桥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注册成立,2012年7月份夏春离职博时之后曾加盟新基金公司英大基金,但随后离职并彻底告别公募行业。
上述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认为,私募进入公募业务开闸,是上述基金经理离职的主要原因,不少公募基金经理出身的阳光私募即将挂帅成为公募行业的新生力量,这对于还在拿着固定薪资和奖金的基金经理来说不无诱惑。
如今,华夏基金出身的江晖、孙建东、张益驰和王亚伟等人离职之后创建的私募都已经风生水起,此前江晖更是明确表示其成立的深圳星石投资将进入公募领域。按照监管层的要求,目前管理规模居前的重阳、泽熙、朱雀、星石、从容和淡水泉等,进军公募领域并没有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其中不少公司掌门人就来源于公募基金领域。
据消息人士透露,上述两家基金公司中的一家近期还将会有人员调整。这一类的消息对于传统基金公司来说,显然并非好事。
激励模式遭遇“围城”
刘文动、刘天君和夏春等人,均在原有公司激励模式遭遇天花板之后选择“奔私”,同时与私募基金的激励模式亦不无关系。
业内人士认为,不同于中小型基金公司的“船小好调头”,大型基金公司在激励模式创新上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有所突破。
尤其类似华夏、嘉实和博时一类的超大型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与总股本差异过大,牵涉的股东利益更是非常复杂,相比中小型基金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换”发展的动力较小,激励模式的创新更需要克服诸多可行性障碍。
“股东赠股和通过增发实施股权激励现在都不太现实,目前证监会鼓励基金公司上市,可能在上市期间或上市之后会推出相应的措施。”5月28日一位嘉实基金人士坦言。
此外,股权激励仅涉及少部分核心高管,同时由于可能牵涉到的利益输送等问题,实施股权激励能够带来的激励效果也颇值得商榷,不少大型基金公司股东方对此也别有考量。
相比而言,阳光私募基金起步较晚,多数依赖少数核心人士创业起家,其中不少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合伙或股份模式,且不涉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因此在激励模式上显得更为先进。
不少近年来发展滞后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开始尝试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引入人才,目前中欧基金、天弘基金等均可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而万家基金股权激励则已经在子公司经营中率先试水。
实际上,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开始研究基金新政可能带来的变化,上述某大型基金公司就意在将基金经理团队建设的重心移向研究员团队建设,后者的团队稳定可以缓解基金经理离职带来的冲击。
但是原本稳定的研究团队也即将面临来自阳光私募入场的冲击。
阳光私募普遍希望新政实施后,可以顺势启动研究团队的扩容。上述阳光私募高管就指出,公司拟在公募基金行业招聘一系列的研究员。
虽然其所在的公司在市场上颇具名气,不过投研团队也只有不足10人,不过该高管也颇为担忧,由于行业研究员大多希望背靠券商和基金公司等传统机构美化履历,因此“奔私”的冲动相比基金经理要小得多。
与此同时,私募基金介入公募业务之后,由于中后台的搭建人才缺口隐现,加上中后台外包机制尚不成熟,或对基金公司中后台团队的稳定构成较大的隐忧。
在薪酬标准触及天花板,升迁只能解决少数人的去留背景下,传统公募基金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将如何应对新的冲击,显然还没有什么现成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