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发展后发优势渐显 大型银行机遇不容错失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大型银行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不仅体现在信贷规模的扩大上,还体现在对中西部地区资源、人员、政策的倾斜。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信贷增速较快,贷款总额已由2000年的17521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87741亿元,其中五大行对贷款规模增加的贡献度不容小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由于投资观望、消费乏力、进口形势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
寻找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成为当下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推进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始终如一的高度重视。有专家据此判断,未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新的拉动作用,其后发优势将逐渐显现。
相关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经济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国的经济增长中心区不断向中西部地区拓展,中西部一些重点地区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增强。而中西部地区所具有的综合资源优势、工业基础、科技实力优势以及更加注重转型、创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给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各地公布的今年一季度GDP数据看,云南、贵州等西部省份以12.6%的经济增幅位列第一。在增速最快的10个省区市中,中西部地区占据了8个席位,而上海、浙江等东部省市增幅位列最后。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中西部地区呈现出的强劲赶超势头,得益于“政策红利”,同时也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有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贷款增速已连续4年明显高于东部。从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来看,近年来普遍加强了对中西部地区信贷投放和倾斜。2012年,工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贷款4064.51亿元,合计增长14.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建行中西部地区贷款总额为2465亿元,比上一年提高306亿元;农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贷款增速高出全行平均0.8个百分点;交行数据则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西部地区贷款占比28.24%,较2011年末上升了0.41个百分点。
大型银行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不仅体现在信贷规模的扩大上,还体现在对中西部地区资源、人员、政策的倾斜。
从信贷和机构资源来看,五大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明显。如工行仅在2011年前7个月,四川、甘肃和宁夏各省区分行小企业贷款的增幅就分别达到了122%、165%和114%,增长势头十分强劲。而近两年,农行共新设网点143个,其中中西部地区新设网点96个,在全行新设网点中占比达67%。
另外,从战略部署来看,中西部地区地位大幅提高。以交行为例,交行将加大中西部地区贷款作为贷款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之一。该行在2011年提出,信贷要把握经济复苏区域化差异,对于经济复苏先行的地区要加快拓展业务。根据这一思路,交行制定了中西部战略,专门开辟了中西部产业转移专项信贷额度,挖掘中西部省份业务潜力。
从金融创新来看,创新多结合西部特色。一方面,大型银行把大量东部发达地区成熟的信贷产品、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在中西部进行推广,带动了当地信贷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结合西部地区资源、产业发展特点,大型银行也不断创新具有西部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如中行在内蒙古推出的“乳业通宝”、“巴林石质押贷款业务”;建行的“速贷通”、工行的“网贷通”等。
当然,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五大行应有更大的作为。
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信贷增速较快,贷款总额已由2000年的17521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87741亿元,其中五大行对贷款规模增加的贡献度不容小觑。不过从2012年看,五大行对中西部地区信贷增速有放缓趋势。工行2012年中西部贷款占比较2011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交行提高0.41个百分点,建行中西部地区贷款占比从2011年的33.25%下降至32.83%。此外,五大行对中西部地区下一步发展的支持,仍缺乏明确的思路。
因此,五大行应在继续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和信贷倾斜的同时,研究中西部地区因自身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而产生的金融需求的新趋势、新发展和新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更加适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