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结构性地王预示调控难加码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国五条”满月之际,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频频出现的地王为本轮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打上一个惊叹号。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性地王的出现,表明民间投资没有方向,“一刀切”式冶标不冶本的调控难加码。
王建生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国五条”满月之际,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频频出现的地王为本轮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打上一个惊叹号。
频繁刷新的楼板价,与宏观经济基本面形成鲜明对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6%,但4月增速延续3月以来的回落态势,相比1至3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这表明内需增长仍缺乏动力。与此同时,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低于资本市场9.4%预期。另一方面,市场目前流动性充裕。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近60%,4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达16.1%,处于13个月以来最好水平。反映市场资金成本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隔夜利率整体上处于一年半以来的低位。种种迹象表明,实体经济并非没钱,而是缺乏方向。
与此同时,调控之际不断涌现的地王,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信心恢复的注脚。今年1至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1.1%;其中,4月单月同比大幅上升了123.2%。投资开工恢复正增长,房地产业复苏得到进一步确认。但值得注意的是,复苏呈现了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其中,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1241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比1-3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出现回落,中部地区增长20.4%,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24.5%,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
上述现象表明,宏观经济复苏乏力,但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市场上聪明的钱,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更为确定的房地产市场。于是在上海浦东世博板块,我们看到了一天之内,地王被不断刷新。每平方米超过4万元的楼板价,又一次重复了“面粉贵过面包”的故事。
在10余年来的楼市发展中,每一轮地王的频繁出现,都预示着更严厉的调控来临。但这一次,情况或有不同。“国五条”细则出台至今,“限购”、“限贷”、“限价”等抑制需求的非市场化的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市场的购房恐慌,结果与政策预期相去甚远。
更不妙的是,在经济复苏乏力大背景下,本轮调控的政策砝码已被耗尽,在效应递减之后,再出台类似的调控政策已效果不大。
应该看到,与一线城市库存处于历史低位相比,三四线城市库存依旧,只见地产不见产业的 “鬼城”并不鲜见。换言之,宏观经济复苏乏力,经济转型依旧困难重重。一线城市所涌现的地王,不过是房地产市场结构性特征的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性地王的出现,表明民间投资没有方向,“一刀切”式冶标不冶本的调控难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