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突破5万亿元
并且,在本世纪的前10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6.7%,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成长率,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于内地。《报告》预计,未来中国海洋经济仍将保持8%左右的年增长速度,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速度预期高于同期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本报记者 刘玉海 北京报道
国家海洋局下属海洋战略研究所20日在京发布的首份《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作为建设海洋强国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海洋经济在2012年突破5万亿大关,达到50087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了9.6%,沿海地区每十人中就有一人从事涉海行业。
并且,在本世纪的前10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6.7%,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成长率,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于内地。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的高之国表示,中国海洋经济已经进入大发展的“黄金期”。
而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工业趋海布局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与之相关的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亦更加突出,并将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海洋经济产值年均增长16.7%
据统计,在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5万多亿元的产值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26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982亿元,第三产业的增加值24422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5.3%、45.9%、48.8%。海洋经济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9397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59%,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0690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1%。
从细分行业来看,2012年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3652亿元,海盐全年实现增加值74亿元,海洋船舶实现增加值1331亿元,海洋油气增加值1570亿元,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4802亿元,滨海旅游业6972亿元。与2000年相比,上述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66%、9.38%、27.49%、16.17%、23.08%、28.30%。
“当前中国海洋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海洋产出规模、海洋产业结构、涉海就业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海洋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海洋环资室主任、《报告》副主编刘岩表示。
从发展特点来看,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仍是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但其增长速度也较低2001年-2011年期间,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始终保持在30%以上。
随着近海捕捞量实现连年下降,海洋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建筑工程业仍是海洋经济的中坚力量,但受市场和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增速波动且出现负增长;海洋新兴产业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长率超过28%,但增速不稳定。
“比较而言,资源利用型产业如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产出率较低;制造型海洋产业如海洋化工、海洋船舶产出效率中等;服务型海洋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产出效益较高其代表为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刘岩说。
《报告》预计,未来中国海洋经济仍将保持8%左右的年增长速度,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速度预期高于同期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将占GDP比重12%,2030年将超过15%。2030年之后,中国海洋经济将进入成熟期。
工业趋海部署日益明显
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海洋空间布局也逐渐成型。除了传统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珠江三角洲、环北部湾五大海洋经济区外,随着国家加大对南海开发的投入,海南在海洋产业发展方面的地位得以凸显。
《报告》还显示,从海洋经济发展规模和产业门类的多样性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的集中程度来看,中国自北向南已形成了八大海洋产业集聚中心:大连、天津、青岛、上海、舟山、宁波、厦门、广州。
而国家重点扶植的区域指向也较明确,“十二五”期间海洋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主要有:环渤海地区,以海水利用、海洋生物育种及健康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大连,以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建筑为主导产业的天津,以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青岛,以海洋生物育种及健康养殖为主导产业的烟台;长三角地区,以海洋电力业为主业的盐城,以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船舶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为主导产业的上海市,以深海资源勘探设备为主导产业的无锡市,以中小型游轮、海洋探测设备、海洋发电设备、海洋专用设备为主导产业的宁波市,以远洋渔业、海洋环保产业、海洋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舟山市;海峡西部区域,有以海洋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厦门市和漳州市;珠三角区域,有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产业的广州市和以海洋现代服务业为主要产业的深圳市。
“海洋发展空间布局上工业趋海部署的趋势日渐明显。”刘岩说。而这也势必增加海洋环境的风险。
《报告》认为,目前,环境资源问题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威胁主要有:中国近海环境污染呈交叉污染态势,危害加重,防控难度加大;近海生态大面积退化,典型生态系统健康受损,生态系统正处于剧烈演变阶段,是保护和建设的关键时期;海洋灾害频发,损失严重,海洋开发潜在环境风险高;渔业开发利用过度,渔业种群再生能力下降,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受到制约,进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海岸带开发过度与不足并存,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矛盾还较突出。
“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将是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刘岩表示,如何有效应对重近岸开发、轻远海利用,重资源开发、轻海洋环境生态效益产业结构雷同等问题,将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海洋经济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