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调控目标不是地方增长底线
部分地方认为国家制定的宏观增长目标是必须完成的底线,自身增速必须高于这一目标,否则就“太慢了”、“丢面子”。更不能盲目追求速度,贻误转型良机 在一季度宏观经济增速出现滑落的形势下,许多省份的经济增速也随之下降。
部分地方认为国家制定的宏观增长目标是必须完成的底线,自身增速必须高于这一目标,否则就“太慢了”、“丢面子”。实际上,宏观目标是针对全国而言,各地只要按自身实际和经济规律办事,增速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并非最重要。更不能盲目追求速度,贻误转型良机
在一季度宏观经济增速出现滑落的形势下,许多省份的经济增速也随之下降。但是与全国7.7%的增速相比,各地增速普遍高于这一数字。一些西部省份增速甚至仍高达12.6%以上。即便速度最慢的北京、上海两地,也分别达到7.9%和7.8%。
笔者以为,各地因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导致增速存在差异有其合理性。但同时应警惕,部分地方存在“把国家调控目标作为自身增长底线”的认识偏差,认为经济增速必须高于全国7.5%的目标,否则就“太慢了”、“丢面子”。有的甚至相互攀比、层层加码,从而阻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从一季度各地增速数据看,总体反映了我国区域发展现状:西部地区仍处工业化加速期,大投资、大项目使多个省份保持12%以上的高增长;中部地区如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增速虽较去年滑落,但产业转移和城镇化推进,支撑其保持10%左右的较高增速;东部地区如广东、浙江、上海等,由于经济总量基数较大,结构调整形势紧,增速基本低于9%。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增速均高于全国,并非意味着地方数据虚高,而是与统计中存在跨区域重复计算等技术因素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事实也证明,当前不少地方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不愿降速、不会降速、盲目求快”的现象。
早在今年各地“两会”期间,就有统计发现,有24个省份增速目标高于10%,其中10个省份目标更是高于12%。这些数字远超7.5%的国家宏观目标。
实际上,无论是7.5%的全年增长目标,还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一番,都是相对全国情况而言。具体到每个省份,由于其经济基础不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开发强度不同,相应增速必然存在差异:一些地方如中西部省份,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加速阶段,经济增长必然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达地区省份由于经济总量大,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速理应放缓,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总之,只要按自身实际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增速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并不是最重要的。仍以北京、上海为例,虽然两地近年来经济增速多次位于全国末端,但由于致力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第三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不断提高,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反而明显提高。
相反,一些地方为确保增速不下滑,仍然高度依赖投资驱动。数据表明,许多省份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高不下。从电网项目到化工项目,从园区建设到轨道交通建设,甚至削山造地、填海造城……如此高强度的投资仍未有效抵制经济下行,只能说明投资效率正在继续下滑。这不仅对经济结构调整有害无益,还会导致地方债务、土地财政等新的矛盾和风险,不免令人担忧。
要改变这些地方政府部门不愿降速、盲目求快的错误心理,关键是要改革政绩考核办法,不再以GDP为考核目标。当务之急则是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简政放权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经济转型、释放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政府部门只有把工作重点从过度干预微观经济领域的投资、生产经营活动,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市场才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也只有如此,各地才不会对经济增速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才能寻找到最健康、最有后劲的合理速度。(记者 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