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独立”抗跌背后三因素
年初至今,国际原油无疑在大宗商品中表现相对坚挺,打破了传统上与铜、黄金正向关系的惯例。6月份开始,美国迎来夏季车驾旺季,这也有利于6月份原油出现阶段性走强。EIA预计,2012-2018年间,美国每天原油产量将增加390万桶,占非欧佩克原油出产国增产的三分之二。
年初至今,国际原油无疑在大宗商品中表现相对坚挺,打破了传统上与铜、黄金正向关系的惯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化走势,笔者认为原因在于资金青睐原油,以及6月份美国迎来夏季车驾出行高峰、地缘政治风险进入高发期等利多支撑。因此,尽管长远来看,原油供需面决定油价难以持续上涨,但中期国际原油价格有望迎来阶段性走强行情。
国际原油相对坚挺
统计发现,2013年初至5月17日,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16.82%、LME三个月铜价下跌了7.83%、纽约黄金价格下跌了18.77%、美元指数上涨了5.59%。同时,WTI原油价格上涨了2.76%,Brunt原油则下跌了2.58%,这暗示传统上伦铜、纽约金与WTI原油价格正相关关系的规律被打破,而WTI原油与美元指数的负相关关系出现背离,WTI原油与股指正相关性得到加强。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的疲软,虚拟经济的非理性繁荣,作为经济血液的原油价格与基本面出现不匹配的情况。根据EIA、IEA与OPEC五月预测的全球原油供需平衡表,中国原油需求低于预期拖累全球需求,北美增产推高非OPEC原油供给,全球对OPEC原油需求量继续下滑。
从供应来看,EIA预计,今明两年非欧佩克成员国的液体燃料日均供应量将分别增加110万桶和180万桶。尽管油价一度出现大幅下跌,但是4月份沙特原油产出并没有下降。沙特财政平衡所需原油价格为80美元/桶,没有跌破80美元,沙特是不会减产的。消费方面,EIA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液体燃料日均消费量增加了70万桶至8900万桶,今明两年液体燃料日均消费增量将分别为90万桶和120万桶。然而,由于年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速将低于往年,这将可能拖累原油需求的增长。2012年中国的液体燃料日均消费量增加了38万桶,EIA预计,今明两年将分别增加45万桶和47万桶,但仍低于2004年至2012年期间54万桶的平均水平。
中期利多暂压长期利空
利多因素或在二季度末和三季度唱主角。2013年原油市场核心矛盾仍是低OPEC闲置产能与高地缘政治风险,原油地缘政治风险将来迎来五月北约波斯湾军演,六月伊朗大选,中东冲突季节性(6月-10月是地缘政治风险高发期)。
资金的青睐一直是2013年原油抗跌的主因,由于大宗商品交易所以及投行等看好能源价格,再加上低利率的环境有利于机构通过期现结合的方式投资原油,基金持有原油的净多持仓在大宗商品中表现一枝独秀。CFTC数据显示,截止5月14日当周,基金持有WTI原油净多持仓增至232590手,这也是4月9日以来的最高纪录,且较去年的18万手左右的净多持仓明显增加,自2013年2月份开始,在其他商品如铜和黄金基金持仓转为净空之际,唯独原油基金持仓保持净多。
另外,6月份开始,美国迎来夏季车驾旺季,这也有利于6月份原油出现阶段性走强。
而利空则表现为长远性。首先,全球炼厂检修顶峰将在6月份到来,这意味着原油需求有可能性出现明显的放缓。5月份全球炼厂的情况是:欧洲检修炼能历史新高,美欧炼厂利润逐渐改善,亚洲炼厂利润出现下滑。
其次,美国削减QE规模。对比历史数据,我们发现美国有效联邦基金利率与WTI原油价格呈现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在部分拐点上联邦基金利率的上行先于原油价格的下跌。
再次,全球原油产出在未来将快于需求的增长。随着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开发,以及中国经济放缓而导致需求放缓,原油供应增长而远超需求的增长。EIA预计,2012-2018年间,美国每天原油产量将增加390万桶,占非欧佩克原油出产国增产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