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考验中国宏观调控
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秦华江 刘巍巍 王建华)与美欧日不断加码的量化宽松政策叠加,正在掀起的全球降息潮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形成了新的严峻考验。张跃文认为,全球范围的降息行动会进一步加剧情势,影响中国金融稳定,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形成新的严峻考验。
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秦华江 刘巍巍 王建华)与美欧日不断加码的量化宽松政策叠加,正在掀起的全球降息潮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形成了新的严峻考验。
最近数月来,全球众多经济体纷纷采取或准备采取新的降息行动,以遏制美欧日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本币升值和热钱涌入压力。
在最近的一周,澳大利亚央行决定将利率下调至2.75%的历史低点;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由2.75%降至2.5%的更低水平。
此前,欧元区、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已经宣布降息。其他一些G20成员经济体也正准备降息。
而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中国至今按兵不动,未在利率调降方面显露任何动作迹象。
中国所面临的本币升值和热钱涌入压力甚至大于其他大型经济体。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大幅升值,并于上周突破“6.20”关口。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有效升值超过3.5%,速度和幅度为2005年汇改以来所罕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跃文说,这与美欧日量化宽松、内外息差带来的大量热钱涌入押注人民币升值存在直接的密切关联。
今年以来的外汇数据和出口数据的变动也表明,热钱正在大量进入中国。
张跃文认为,全球范围的降息行动会进一步加剧情势,影响中国金融稳定,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形成新的严峻考验。
不过,他预测中国央行近期还不会动用降息工具。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认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下,中国不会很快采取降息行动。
当前,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依赖仍然较大,在出口疲软、房地产严控的背景下,降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经济,但其副作用亦很明显,即增加信贷风险和资产价格上涨。
“目前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充足,流动性充裕,在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存在的情况下,调降利率很可能诱发国内的新一轮通胀,并严重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左小蕾说。
上周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9%,比年初增加2.8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6.1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
为了有效应对跨境资金流入规模增加,中国央行上周启动已暂停一年多的央票发行,额度达100亿元,期限为3个月,并开展370亿元的正回购。
中国央行同时重申统筹考虑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表示,为了有效控制热钱跨境流动,中国货币当局可以进一步加强资本进出管制,尤其是对缺乏真实交易背景的资本严加监控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