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产值 两年突破400亿
近日,江门市召开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全力开启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沿海高速作为粤西各市抵达港澳的必经之路,也将为江门市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以及商机。江门市是全省海洋大市,在珠三角7个沿海城市中,江门的大陆岸线最长、海岛数量最多、滩涂面积最大,且发展海洋经济腹地广阔。
近日,江门市召开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全力开启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周拥军 摄
今年初,江门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开启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重大战略部署,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但在全省14个沿海城市中,江门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目前仍较落后,与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湛江、揭阳等海洋经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
近日,江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并提出,到2015年,江门要初步建成海洋经济强市,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要超过400亿元。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市,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要超1000亿元。
刘海: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科学决策
“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江门来说是一个大机遇。”江门市委书记刘海表示,江门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有科学的依据,能抓住机遇,江门未来就能持续快速发展。他分析说,港珠澳大桥2016年即将开通,江门沿海地区与港澳的空间距离将大大缩短;新一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粤东粤西两翼的发展,江门沿海地区连接着粤西与珠三角核心区,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此外,沿海高速作为粤西各市抵达港澳的必经之路,也将为江门市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以及商机。而从土地利用上看,江门北部区域土地开发利用较为充分,“北部土地不够支持江门未来的发展”。刘海指出,“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将使我市沿海地区由"风头水尾"转变为"龙头凤尾";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机遇”。
“关乎全局的、重点的、先行的,必须先抓,特别是要全力以赴做好大广海湾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规划编制,尽快报省争取批准。”刘海表示,江门还有不少干部对于海洋经济的认识还不深,“我举几个例子,省里的文件提到几个关键词:合理利用海洋资源、集约利用海洋及海岛资源、海洋再生能源开发、海洋战略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如何搞?大家要深化认识”。
刘海还强调,海洋经济发展跨地区、跨部门,市委、市政府要主导推进,各级各部门都要顾全大局,沿海各市、区要充分发挥积极性、能动性,沿海各镇、街要积极配合。此外,海洋开发要找准发展突破口。首先要继续狠抓沿海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开江门的“南大门”;要在招商引资方面实现突破,要高起点招商,引进高质量的大项目;要尽快查清江门市的海洋资源及有关数据,在基础资料收集方面实现突破。
庞国梅:
强化“海洋思维”全力开启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
“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市改革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江门市市长庞国梅在会上对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地位做了如此陈述。
江门市是全省海洋大市,在珠三角7个沿海城市中,江门的大陆岸线最长、海岛数量最多、滩涂面积最大,且发展海洋经济腹地广阔。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江门市海洋生产总值为249.58亿元,比2006年增长376%,年均增长29.7%,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约17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以临港装备制造业、临海电力产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等为主导的海洋产业体系已渐具规模。仅海洋船舶工业方面,2012年全市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达23.76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广州。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江门将从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迈进。”庞国梅坦陈,与建设海洋强市的目标相比,江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江门市海洋开发的重点区域在银洲湖和广海湾,海岛岸线长超过700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但目前土地整体开发强度不到9%,仅为珠三角核心区域的1/3;而从经济发展方式上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仅为20%,与省提出的“十二五”期末达到3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此外,江门的港口、码头、航道等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西部沿海高速等交通大动脉的对接能力较弱。
南方日报记者 吴玉莹
通讯员 区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