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赚钱能力 非上市险企谁是2012真英雄
截至昨日,国内非上市寿险公司中,仅剩信泰人寿和恒安标准人寿未公布2012年度业绩报告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中小险企增幅巨大,其中都邦财险、安诚保险、太阳联合、中银保险和美亚保险占据前五名
截至昨日,国内非上市寿险公司中,仅剩信泰人寿和恒安标准人寿未公布2012年度业绩报告
北大方正 和谐健康两险企由盈转亏
中邮亏损同比增294% 退保同增397.1%
除中邮人寿外,农银人寿的亏损额增幅也超过200%,达到232.6%;不过,与中邮人寿不同,农银人寿的退保金同比增长仅15.3%
■本报见习记者 刘敬元
截至昨日,国内64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含寿险、健康险、养老险公司,下同)中,除信泰人寿(延迟发布年报)、恒安标准人寿、中韩人寿(该公司2012年12月20日开业,无年报资料公布)外,其余61家公司均已发布2012年业绩报告。
在这61家公司中,除2012年开业的复星保德信人寿、吉祥人寿等6家公司无可比数据外,另外55家公司中的5家出现业绩变脸;其中,北大方正人寿、和谐健康保险由盈利转为亏损,而中荷人寿、长城人寿、华汇人寿的业绩则翻红。
而在2012年继续亏损的公司中,中邮人寿和农银人寿的亏损金额增幅最大,二者均超过了200%;其中,中邮人寿2012年的净亏损额为1.8亿元,相较2011年的4742万元增长了294.5%,为亏损额增幅最大的寿险公司。
北大方正 和谐健康
由盈转亏
在有可比数据的55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中,共有5家公司在2012年实现业绩“变脸”,其中北大方正人寿、和谐健康保险由盈利转为亏损,而中荷人寿、长城人寿、华汇人寿的业绩则翻红。
2011年盈利155.38万元的北大方正人寿,在2012年转为亏损,亏损金额超过1.07亿元。北大方正人寿(原海尔人寿)于2002年11月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1.8亿元。
北大方正人寿2012年经历了股权变更,2012年4月23日,保监会批准海尔集团旗下的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海尔人寿51%的股份转让给北大方正集团,转让完成后,北大方正集团、明治安田生命与海尔集团分别持有北大方正人寿51%、29.24%和19.76%的股份。而“海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更名为“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也同时获批。
北大方正人寿2012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为5亿元,同比增长6.1%;退保金3863万元,同比增长17.3%。
2012年年末,北大方正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432.22%,相较2011年末的521.53%有所下降。北大方正称,偿付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认可负债增长的速度超过认可资产的增长速度,并且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最低资本也在不断提高。
和谐健康保险是另外一家业绩“转绿”的公司。2012年,和谐健康业绩由盈转亏,净亏损额为3.3亿元,而2011年该公司为净盈利220万元。
数据显示,和谐健康保险2012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为2429万元,同比增长1340.0%;退保金为285万元,同比为下降95.6%。
2012年度,和谐健康保险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规模保费前五名的保险产品是和谐一号护理保险(万能型)、和谐五号护理保险(万能型)、和谐四号护理保险(万能型)、和谐团体护理保险(万能型)和和谐健康城镇居民大额补充团体医疗保险。
和谐健康保险2012年年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71%,2011年年末时为3689%。
报告期内,和谐健康保险免去李军公司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职务;变更上官清为公司董事长,陈永忠为公司总经理。2012年,和谐健康保险的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21亿元。
中邮、农银
亏损额大增逾200%
55家公司中的34家公司亏损,21家盈利。在2012年连续亏损的32家公司中,中邮人寿和农银人寿的亏损额分别同比增长294.5%、232.6%,亏损增幅高居业绩榜前两位。
年报显示,中邮人寿2012年的净亏损额为1.8亿元,相较2011年的4742万元增长了294.5%,为亏损额增幅最大的寿险公司。
同时,数据显示,中邮人寿2012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45.4亿元,同比增长81.3%;根据保监会公布保险业经营数据,2012年,中邮人寿以145.4亿元的保费收入占据寿险市场1.46%的份额,市场份额相较上一年度增加了0.62个百分点。中邮人寿以保费规模计算的市场排名,也由2011年的第14位升至第10位。
年报信息同时显示,中邮人寿2012年的退保金为2.9亿元,同比增长397.1%。
根据中邮人寿2012年年报披露的信息,中邮人寿2012年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是:中邮富富余1号两全保险(分红型)、中邮富富余3号两全保险(分红型)、中邮富富余2号两全保险(分红型)、中邮绵绵寿2号年金保险(分红型)和中邮贷贷喜2号小额贷款意外伤害保险,前五大产品保费收入合计占该公司2012年保费收入的99.97%;其中,中邮富富余1号两全保险(分红型)一款产品实现的保费收入达到1223703万元,约占中邮人寿2012年保费收入的84.1%。
2012年末,中邮人寿偿付能力溢额为68469万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9%,较2011年度的101%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实际资本较上年增加了126579万元”。
除中邮人寿外,农银人寿的亏损额增幅也超过200%。数据显示,农银人寿2012年的净亏损额为7.7亿元,同比增长232.6%,亏损额增幅仅次于中邮人寿。
农银人寿2012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为41.4亿元,同比增长31.1%;退保金为3.2亿元,同比增长15.3%。本报所做的统计数据显示,农银人寿2012年年底市场排名第23位,相较2011年同期提升一个位次;2011年底的市场份额为0.42%,同比增加0.09个百分点。
2012年,农银人寿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规模保费居前5位的保险产品是农银旺旺财两全保险(分红型)(A款)、农银金凤凰两全保险(分红型)(D款)、嘉禾金牡丹两全保险(分红型)(C款)、嘉禾福星高照两全保险(分红型)、农银金牡丹两全保险(分红型)(A款),前五大产品规模保费合计占公司2012年规模保费的83.5%。
2012年末,农银人寿的偿付能力溢额为6.7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5.26%,偿付能力充足。2012年度,农银人寿收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增资资金25.92亿元,从而实际资本增加。
2012年11月,农银人寿股权变更事宜落定。农业银行获准入股农银人寿(原嘉禾人寿)并持有其股份总额的51%。另外5家股东,即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中国希格玛有限公司、上海安尚实业有限公司,各持有农银人寿9.8%的股份。
编者按:市场经济下,角逐永在。从2012年度非上市保险公司的年报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铁律。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的赢在保费规模,有的赢在利润水平,有的成功捍卫原有的江湖地位,也有的黯然失色。固然,赚钱能力是评判一个公司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不过,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谁能二者兼顾,谁才是真的英雄。
43家财险公司去年净利增幅近15%
前十大公司净利增幅7.9%低于行业水平在净利润增速方面,中小险企增幅巨大,其中都邦财险、安诚保险、太阳联合、中银保险和美亚保险占据前五名
前十大公司净利增幅7.9%低于行业水平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中小险企增幅巨大,其中都邦财险、安诚保险、太阳联合、中银保险和美亚保险占据前五名
■本报见习记者 冷翠华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济南分公司 冯 春
截至4月30日,除华泰保险、安华农业保险等4家公司外,43家财产保险公司发布了2012年年报。统计显示,43家财险公司去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933.1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净利润218.1亿元,同比增长14.34%。尽管部分中小险企实现较大业绩增幅,但难上演“逆袭”大戏,行业延续强者恒强格局。
强者恒强延续——
前十大公司占行业份额九成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统计显示,2012年,财产保险市场的强者恒强格局并未改变,前十大公司的保费收入、净利润收入在全行业中的占比均在九成以上。
在保费收入方面,2012年保险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共计收入4469.8亿元,同比增长14.6%,行业占比达91%,与2011年基本持平。前十强门槛有所提高,由2011年的52.9亿元升至2012年的58.2亿元。
从具体公司的保费收入看,前十大公司几无变化,2011年、2012年的前五名均为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国寿产险、大地保险。五强公司2012年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934.87亿元、988.16亿元、696.97亿元、235.49亿元、179.4亿元。保费收入十强险企中,2011年保费收入排名第11的华安保险凭借17.86%的保费增速升至2012年的第十位,实现保费收入58.2亿元。
2011年排名第九的太平保险2012年保费收入上升1位,排在第八,实现保费收入78.11亿元;2011年排名第八的永安保险名次下跌1位至第九,实现保费收入70.53亿元;2011年排名第十的永诚保险则被挤出“十强”,排名跌至第12位。
就保费增速而言,十强公司中有6家公司低于14.9%的全行业保费平均增速,4家公司高于该水平。其中,增速最快的是国寿财险,达43.55%,其次是太平财险,为34.52%;增速最低的是天安财险,为3.96%,次低为永安保险,为7.77%。
在净利润方面,2012年实现净利润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共盈利208.2亿元,行业占比达95.45%,同比增长11.22%。与保费收入门槛提高相反,2012年净利润十强公司门槛由2011年的2.53亿元降至1.95亿元。
从具体公司的净利润看,前五大公司排名未变,2011年、2012年均为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大地保险、阳光财险。五强公司2012年分别盈利104.05亿元、46.35亿元、26.59亿元、7.08亿元、6.78亿元。变化比较明显的是中银保险,其2012年实现净利润3.86亿元,增幅高达795.77%;都邦财险2012年盈利2.13亿元,排名从2011年的第24位升至2012年的第12位。
就净利润增速而言,利润规模十强公司平均增速达7.9%,低于9.75%的全行业平均增速,多家公司甚至出现负增长。其中,太保产险同比增长-29.42%,阳光农业互助同比增长-14.65%,国寿产险同比增长-10.91%,平安产险同比增长-7.49%,大地保险同比增长-4.32%。中银保险净利润同比增长795.8%,在前十大公司中名列第一。此外,阳光财险净利润同比增长9.98%。
中小险企反击——
增幅狂飙却难“逆袭”
尽管行业延续强者恒强格局,但中小险企使出股东优势、区域优势、产品优势、投资收益优势等“十八般武艺”,力图布局全国,有序扩张。
在保费增速排名中,增速较高的大多是中小险企。其中,2011年11月成立的长江财险去年保费收入1.15亿元,同比锐增64342%,增幅排名第一;实现净利润1168万元,同比增长187%,增幅排名第九。众诚保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978.73%,增幅排名第二;实现净利润-5808万元,同比增长-44.74%。中航安盟保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474.8%,增幅排名第三。锦泰保险去年保费收入4.92亿元,同比增219.8%,排名第四。英大泰和去年实现保费收入51.85亿元,同比增67.21%,排名第五。
记者发现,不少中小财险公司的保费锐增得益于大股东的支持。比如,中国国电集团将2012年保险项目通过共保方式,分别由长江财险和永诚财险承保,其中,长江财险承保金额约9153.35万元。再如,英大泰和2012年度向国家电网系统内各单位销售保险取得的保费收入为22.22亿元,占当年保险业务收入的42.86%。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同样是中小险企的增幅巨大。都邦财险、安诚保险、太阳联合、中银保险和美亚保险占据前五名,分别达8870%、1274.6%、847.74%、795.8%和760.6%。都邦保险净利润大增得益于包括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在内的投资收益大增,2012年其投资收益达1.24亿元,同比增长266%,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比重达58%。太阳联合、美亚保险净利大增则缘于业绩扭亏为盈。
业内人士分析,总体来看,中小财险公司去年业绩并不理想,部分公司因大股东关联交易等原因实现业绩“逆袭”并不具备普遍意义,难以撼动一线军团的江湖地位,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将延续。
竞争仍将加剧——
首尾保费差2500多倍
尽管市场总体格局未明显变化,但一线军团内部初现分化迹象,二三线险企分化则明显提速。
财险企业分化趋势明显。在保费方面,43家公司的保费收入规模最大的是人保财险,逼近2000亿元,最少的爱和谊日生同和(中国),仅7650万元,二者相差2500多倍;21家公司保费增速低于全行业增速,其中,8家公司为负增长,劳合社(中国)跌幅最大,为43.1%。
在净利润方面,43家公司中,去年亏损的有10家,亏损最多的是利宝保险,亏损额为1.55亿元;18家公司利润负增长,跌幅最大的是爱和谊日生同和(中国),由2011年盈利33万元变为去年亏损1222万元,跌幅为3800%。
一线军团中,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大地保险、阳光财险相对强势,中银保险、英大泰和则显露出崛起之势。大股东优势、行业优势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前者的大股东是中国银行,成立于2005年,去年实现保费收入41.76亿元,同比大增42.64%;后者的大股东是国家电网,成立于2008年,目标是成为电力行业保险专家、保险行业电力专家。
中小险企的分化更为明显。排在25名以后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均未突破10亿元,但内部保费规模差距较大。比如,排名第27位的利宝保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7.16亿元,是保费收入最少的爱和谊日生同和(中国)的9倍。再如,保费收入最少的17家公司中,4家公司保费收入在5亿元以上,11家公司收入在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2家公司收入未到1亿元。
中金公司认为,财险市场自2008年底以来供不应求的关系自2011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发生逆转。从需求端看,今年新车销售仍将维持个位数增幅。保费收入占比超过70%的车险业务短期内恐难有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在宏观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企业投资活动仍在低位徘徊,非车险市场需求亦受到限制。此外,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导致保险责任扩大但费率下调;交强险对外资放开则意味着外资将能够全面进军中国车险市场。这将加剧财险市场竞争,推动承保盈利周期加速下滑。
业内人士称,不少外资险企属于中小型公司,其对车险业务市场份额的争夺无疑将加剧整个车险行业的竞争。可以预见,未来价格战或更惨烈,行业竞争将白热化。
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刘敬元
说到外资(包括合资,下同)寿险公司的“老大”,不少人会不带任何犹豫地想到友邦中国。的确,这一在中国经营时间最长的外资公司(甚至比绝大多数的中资寿险公司的经营时间还长),很长时间以来,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盈利水平,都远高于其他外资公司。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友邦神话”已经出现破灭的端倪——如果以盈利水平衡量,友邦中国在2012年已经痛失了外资老大的地位,而信诚正尝试着在“外资一哥”的这把交椅上坐一坐。
刚刚发布的年报显示,友邦中国2012年的净利润为2982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8.6%,这一降幅也让其痛失了最赚钱外资寿险公司的宝座。紧随其后的信诚人寿,尽管在2012年的净利润也下降7.1%,但29825万元的净利水平,还是成功超越友邦中国,成为该年度最赚钱的外资寿险公司。2011年,友邦中国与信诚的净利润分别为5.8亿元、3.2亿元。
当然,这仅仅是外资寿险公司2012年业绩“变脸”术中的一个部分。在已公布2012年业绩的25家外资寿险公司中,仅有9家实现盈利;盈利公司数量与上一年度持平。若按盈利水平计算,2011年的九大外资盈利寿险公司的排位几乎全部发生了变动。除了中宏人寿仍居第四,中意人寿仍居第九外,其他公司的排名均发生变化。
最明显的要数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了,其凭借159.9%的净利增长实现了位次“三级跳”。数据显示,大都会人寿2012年的净利润为1.98亿元,超越中英人寿、中宏人寿、招商信诺人寿,成为仅次于信诚、友邦中国的第三大盈利外资寿险公司;而2011年该公司7650.6万元的盈利水平仅在外资寿险公司中排在第6位。
此外,招商信诺的净利润由2011年的1.5亿元降至2012年的1.2亿元,同比减少20.1%,在外资寿险公司中的排名也由第三位降至第五位。
除了净利排名变化外,实现盈利的9家外资寿险公司也出现了公司一进一出的变化,即中荷人寿业绩翻红、北大方正转盈为亏。
2012年中荷人寿实现净利1210万元,而2011年该公司亏损1.08亿元;2012年是中荷人寿的首个盈利年。中荷人寿成立于2002年,由北京银行与ING(荷兰国际集团)合资组建而成,注册资本17.5亿元,各持有中荷人寿50%股权。此前,在北京银行4月26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该行称,ING有意出售持有的中荷人寿股权,北京银行正在洽谈收购。
与中荷人寿截然相反,在2012年敲定股权变更事宜的北大方正人寿,2011年盈利155.38万元,在2012年则转为亏损,亏损金额超过1.07亿元。
2012年,外资寿险公司的上述变化,有的与股权变动相关,有的与经营策略调整有关,但这些都是市场竞争的一种直观表现。2012年,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由前一年的0.62%增至0.73%,我们期待小而灵的外资市场,在不断变化中,更具活力。随着近期复星保德信、中韩人寿的开业,寿险市场又添了两家外资寿险公司,它们会给2013年的外资寿险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说到底,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2012年非上市财险公司净利润前十名
公司名称 净利润 净利润 增减百分比(%)
(2012年) (2011年)
人保财险 104.05 80.27 29.63
平安产险 46.35 50.11 -7.493
太保产险 26.59 37.67 -29.42
中国大地保险 7.08 7.40 -4.32
阳光财险 6.78 6.16 9.98
天安财险 4.84 -4.36 210.82
中银保险 3.86 0.43 795.77
国寿财险 3.75 4.21 -10.91
阳光农业互助 2.67 3.13 -14.65
英大泰和 2.24 2.17 2.88
总计 208.21 187.20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