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必须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银监会近日发布的2012年报指出,银监会按“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政策要求,以缓释风险为目标,以降旧控新为重点,推进融资平台贷款清理工作。对于如何化解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专家普遍认为应积极推动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
银监会近日发布的2012年报指出,银监会按“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政策要求,以缓释风险为目标,以降旧控新为重点,推进融资平台贷款清理工作。融资平台贷款总体风险得到控制,结构得到优化。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此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截至2012年底,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额为9.3万亿元,近两年仅增长2%。
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重点仍在于存量管理。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必须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积极推动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
风控重在存量管理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额占全部银行机构贷款的13.82%。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可控,且数据显示各商业银行的平台贷款余额在逐步下降。
分析人士称,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重点仍在于存量管理。目前各家商业银行正在调整平台贷款的担保方式。例如,原来可由地方政府开具担保函的项目改为要求具有足够财务实力的担保主体进行担保。对于资本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较高的融资平台项目,银行逐一进行清理直至完全退出。
针对防范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银监会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融资平台贷款和非贷款融资的全口径风险监测,防止风险转移和隐匿;要求商业银行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总量不增加;严格实施融资平台贷款转为一般公司贷款的退出管理,按季对融资平台退出程序、贷款到期违约的情况、新增贷款合理情况、问题贷款整改情况等进行跟踪审核;督促总行加强对融资平台贷款的集中审批和管理,加强支付监督,防止贷款挪用。
在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中,共有3.49万亿元贷款将在未来3年内到期,占全部平台贷款余额的37.5%。“平台贷款风险监管依然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尚福林曾表示,今年地方政府在换届完成后有可能产生新的投资冲动和较大规模投融资需求,从而使平台贷款总量控制面临较大压力。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从表面上看,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近两年仅增长2%,但在严控新增贷款政策背景下,一些地方债务通过城投债、基建信托等方式转移至银行表外,转出的金额可能远超9.3万亿元。
寄望资产证券化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管理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最近几年,除银行贷款外,信托、债市是地方融资平台寻找资金的两大目标。
地方城投债深受地方融资平台青睐,但其风险也不可小觑。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城投债发行量增长迅速,它们大部分被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尤其是部分城投债由于市场认可度不高,导致承销银行被动持券。这使得平台债权风险仍大量留在银行体系内,并未得到有效分散,银行的实际风险敞口上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显示,去年银行间市场城投类债券累计达6367.9亿元,同比增长148%;城投债发行量占银行间市场当年发行总量的比例达11%,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
对于如何化解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专家普遍认为应积极推动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具有融资成本低、表外融资、增强资产流动性、提升资产负债管理和应用范围广泛等融资方面的优势。
普华永道合伙人张国俊称,经过一轮对现有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后,保留下来的地方融资平台很大一部分是市政建设、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类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符合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可以通过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的手段,让资产流动起来,拓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流动性风险。
201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经清理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也纳入可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之列。
此外,关于地方融资的综合性监管框架逐步成型。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此前公开表示,财政部正在部署关于政府债务规模的调查,先制止住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再通过研究制定一些制度,开一条正道,堵住那些歪门。
去年末至今,银监会在短时间内连发“三文”,即463号文、8号文、10号文,已组成了关于地方融资的综合性监管框架。业界普遍认为,新的监管框架将从平台贷、银行理财、信托融资以及债券资本市场融资各方面构建综合的监管体系,后期地方融资平台将通过贷款、表外融资、债券市场来均衡分流融资压力,释放存量贷款风险。 □本报记者 陈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