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金东调之谜 结构性产品引发金市“大屠杀”?
就“大屠杀”而论,雷诺斯在金市血流成河约两个月前提及的1530美元,与金价跌穿这个水平后的洗仓式暴泻完全符合。退休金买入这类结构性产品,主要乃受其“高息”吸引,投资者本身对金价未必有什么方向性的判断。
4月25日,周四。金价经过4月12日和15日倒水式下泻后,连日反弹,执笔时盎司价已重返1445美元以上水平。在金价暴跌前建议沽空的高盛,早两日发报告叫客户平仓,见好即收也。
“西金东调”应急
以执笔一刻的水平计,金价已收复这波三十年来最惨烈跌势大约一半。翻阅《21世纪经济报道》,发现不少论生动传神恐怕连香港媒体亦远有不如的抢金潮直击:“北至上水,南下铜锣湾,东到观塘,西达荃湾,整个香港到处经历购金潮,大批本地市民和内地游客无论金条、金粒还是金饰,见金即抢。”报道又提到,从孟买到上海,曼谷到新加坡,整个亚洲正经历数十年来未见的黄金抢购潮,金条、金粒已出现区域性短缺,至少需时十至二十天才可完成“西金东调”。所谓西金东调,指的是亚洲国家黄金库存无法满足突如其来的庞大实金需求,只有向瑞士和伦敦金库“求救”,通过西金东调应急。
这是否典型的大户派货、散户接货格局,读者大可自行想像。然而,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散户蜂拥入市,金价经历短暂抛物线式上升后即跟牛市告别不同,这次亚洲零售客户同一时间抢购实金,发生于金价技术上步入熊市之后,而金价于4月15日跌至1320美元后,已从低位反弹逾百美元,可见这波令业界老行尊亦啧啧称奇的抢金潮,对金价确实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支持。
结构产品惹的祸?
近日听闻一种说法,印象中提及的人不多,颇有一谈价值。弹此调者,乃美国证券行Rosenblatt Securities 分析师雷诺斯(Brian Reynolds)。
老毕认为雷诺斯的意见值得一引,原因有二。一为他一口咬定金市“大屠杀”跟结构性产品大有关系;二为此君并非在金价插水式崩泻后才围绕黄金“死因”提供一个可错可对的解释。早在今年2月21日,雷诺斯已就与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可能引发金市“洗仓”,公开发出警告。回想当时情状,金价虽有偏弱之势,但市场上真正察觉到金市劫数难逃者,只怕少之又少。
就如坊间无数“阴谋论”一样,金价于4月12、15日短短两个交易天跌逾200美元,罪魁祸首是否与黄金挂钩的结构性产品,难有百分百肯定的答案,但雷诺斯的意见显非事后孔明,单凭此点,一听何妨?
在量宽/零息年代,不论机构还是散户,都为寻觅较理想的回报煞费思量。在这种人人求息若渴的环境中,包装成固定收益工具的结构性产品大有市场,不难理解。内地存户对所谓理财产品趋之若鹜,环球退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经不起“高息”诱惑,纷纷投入结构性产品怀抱,形式也许不同,但根源却如出一辙。
雷诺斯2月21日向客户发出警告,指这类产品虽打着固定收益的旗号,但来自跟其挂钩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却被退休基金等市场参与者严重忽略。以黄金挂钩产品为例,合约中大都列明金价上下限,下方设于每盎司1530美元、上方1800美元的同类型工具,市场上多有所见。那等于说,此等包装成高息票据/债券的结构产品,合约中列明金价一旦跌穿1530美元,退休基金或其他市场参与者便得强制性接货。
就“大屠杀”而论,雷诺斯在金市血流成河约两个月前提及的1530美元,与金价跌穿这个水平后的洗仓式暴泻完全符合。
退休金买入这类结构性产品,主要乃受其“高息”吸引,投资者本身对金价未必有什么方向性的判断。要说有,亦不过是料想金价纵不继续走高,也不致大幅下跌遑论崩泻。结构性产品发行商也许正是看中退休金既“好息”又相信金价急挫风险有限的心态,为其度身订造出相关产品的。金价跌穿1530美元,触发强制性接货条款,等于原先对金价强弱并无既定立场的市场参与者,在金市大跌中被迫充当多头,履约后清仓止蚀理所当然。
在超低息年代,投资者为求跑赢通胀,对但凡有息的东西皆垂涎欲滴,往往忽略了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苹果结构性产品如此,跟商品挂钩的“高息”工具,却又岂限于黄金?近日的金市“大屠杀”,也许只是超低息年代“市场意外”陆续有来的预警而已。
本文版权所有:香港信报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