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迎难而上坚韧增长开创扩大内需新局面

2009-02-09 21:49295

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第十六检查组

  广东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冲击重,但在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在风险中前行,迎难而上,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初步核算,2008年经济增长10.1%,各季度累计增速波幅未超过0.6个百分点。

  广东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冲击重,广东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冲击行动快。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在会见中央检查组时说:广东把应对这场危机当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当作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机遇,当作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机遇,当作推进自主创新的重大机遇,当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力争在化危为机上见实效。中央检查组组长李洪峰认为,从去年12月1日开始到现在,中央检查组经过近50天的紧张工作,先后赴广州、深圳、惠州、清远、东莞、中山、江门等7市检查,总的感到,广东在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方面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在风险中前行,迎难而上,坚韧增长,开创了扩大内需的新局面。

  一、及早谋划和启动实施“新十项工程”建设

  针对去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中外需加快减弱这一突出问题,为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广东去年上半年就着手谋划“新十项工程”,以扩大内需弥补外需不足。“新十项工程”包括交通运输体系、能源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水利、产业转移、宜居环境、社会发展、资源储备保障等十项工程,共222个项目,总投资23740亿元。

  抓紧安排今年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初步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200项,年度投资3010亿元,为去年的2倍多,重点投向重大基础设施、现代产业工程、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领域:交通项目投资959亿元,加快推进铁路干线网、珠江三角洲地区轨道交通网络、高速公路网络、沿海和内河港口及航道、民航机场建设;能源项目投资733亿元,规模化发展核电、优化电源布局和结构、加快电网工程建设、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及LNG接收站建设;现代产业和自主创新投资607亿元,建设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工程;城乡民生工程重点项目投资417.5亿元;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项目投资293.5亿元。预计重点项目建设将带动全社会投资1.3万亿元。为推动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近期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四个一批”工作,即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尽快建成投产中海石化(惠州)1200万吨炼油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实建设条件,尽早开工建设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省天然气主干管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建设湛江钢铁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兼顾当前和未来发展,科学谋划一批重大项目。

  二、抓紧落实和推进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项目建设

  中央作出2008年新增1000亿元的投资决定后,广东迅速组织上报相关项目材料。经核准,国家有关部门共下达广东新增中央投资项目88个,安排在城乡民生保障、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6个方面,项目总投资1448.59亿元,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6.13亿元,要求地方配套37.5亿元。到去年12月19日止,广东按照国家文件规定,将中央下达投资计划已全部分解下达,共分解700个项目。同时,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保证资金落实到位,确保项目加快建设。到去年底,88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29亿元;经广东分解的700个项目已开工360个,占全部项目总数51.4%。初步统计,中央与地方投资资金比率约为1∶2.92,中央投资带动效率较为显著。

  三、落实建设条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去年,广东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环保等准入条件规定,多次组织研究相关措施,妥善解决建设项目征地拆迁,主动与国家主要银行联系,签订相关融资协议,千方百计解决项目建设用地、资金等突出问题;同时规范执行基建程序,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投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初步统计,去年广东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4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0.3%。其中,佛山南海奇美电子TFT—LCD模组生产项目等27个项目投产及部分投产,阳江核电、厦深铁路、贵广铁路、南广铁路等34个项目开工建设。白云国际机场扩建等24个项目获国家审批或核准,总投资3805亿元,省内投资约2104亿元。湛江钢铁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开展前期工作。

  四、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召开全省中小企业工作会议,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一是加大对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从去年起3年内每年投入1.8亿元作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将2009—2012年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专项等资金提前于2008—2009年预安排;今年省财政安排30亿元,其中用于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10亿元,用于设立政策性担保机构10亿元,以及用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内销10亿元;并在全省择优挑选1000家高增长、有自主品牌、竞争力强、创新能力高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8项税收优惠政策,初步预计今年可减免企业税负约30亿元;落实国家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清理核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二是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据对纳入备案管理的近180家担保机构统计,累计为全省6万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2160多亿元的融资担保;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建立企业金融服务联盟,拓展资本市场,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冲击,但广东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总体依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去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9.3%,增速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6.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3%,增速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3.5个百分点。

  五、努力促进出口稳定增长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等政策。制定出台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加工贸易特别是港资企业转型升级。去年11月起服装等部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出现回升,其中服装出口虽然同比下降1.3%,但环比增长16.7%;鞋类、塑料(9295,80.00,0.87%,吧)制品和箱包出口同比均出现大幅增长。二是加大对外贸出口的支持力度。去年省财政在原计划安排5亿多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新增加2.3亿元用于稳定出口增长、优化出口结构和开拓新兴市场。今年将继续整合现有扶持外贸发展资金,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农轻纺等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出口。有关市也加大了财政扶持力度,如东莞市财政拿出60亿元支持企业出口和转型发展。三是稳定美国、欧盟等重点出口市场,大力开拓东盟、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组织出访东盟和欧洲开拓市场、招商引资,签订各类投资贸易合作项目总金额174亿美元。去年对东盟、欧盟出口增速比全省出口增速分别高10.9和8.7个百分点。四是加大对吸引重大直接投资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大型企业、跨国企业、高技术企业到广东投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境实体经济并购、境外加工贸易和合作开发资源。五是抓紧落实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广东与港澳试点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等政策措施。

  六、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从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自主创新推进工作,把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去年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题,召开了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出台了《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和《加快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战略部署,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二是不断完善自主创新推进机制。首创了广东省与科技部、教育部共建创新型省份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深化开展了省部产学研合作,去年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的高校达181所、广东企业3000多家,开展合作项目6000多项,带动社会投资200多亿元;率先启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有来自国内5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7名科技特派员进驻全省大中型企业开展工作。三是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平台落户广东,去年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加快建设省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去年新建省级工程中心51家、企业技术中心36家。四是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粤港关键领域联合招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信息、生物医药领域编制了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实施方案,建立了项目储备库。五是进一步巩固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落实国家和地方各项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去年全省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40家,落实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税前抵扣额超过15亿元,重大科技成果登记数达1278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30项,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185亿元。六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带动战略。去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跃居全国第一,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数稳居国内首位。

  七、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广东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加快发展物流、会展、电子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强与港澳服务业合作,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广州、深圳成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深圳综合性产业、广州新材料产业、东莞信息产业等4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获批建立,广东成为拥有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最多的省份;高技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模组生产基地。大力推动装备制造、石化、钢铁等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去年全省工业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3.4%,增速比全省工业高0.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比全省工业高4.2个百分点。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制定实施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七个配套文件,加快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将原计划安排未来几年内用于加快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奖励企业转移、鼓励重点产业发展、培训农村劳动力等方面约400亿元的财政专项资金提前并集中使用。到去年底,全省产业转移园区动工建设项目611个,投资额542.2亿元,园区用工约16.42万人。

  八、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去年广东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等文件,进一步完善面向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并加快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利用税收优惠及收费减免政策鼓励创业,力争五年内每年扶持10万名城乡劳动者经过创业培训合格并成功创业,带动就业50万人左右。同时着力做好稳定农民工就业工作。去年底召开了全省农民工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做好失业农民工再就业工作。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稳定就业工作等文件,以及优秀农民工入户城镇、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技工教育等21项配套措施和办法。规范企业裁员,引导企业少裁员或不裁员。

  九、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贷款贴息、封闭贷款、设立政府性再担保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以及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落实省政府与有关银行的合作协议,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授信总额度达1.4万亿元,主要用于广东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加快推进“新十项工程”建设等项目。加快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债券,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争取国家支持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和空港产业投资基金等,以及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强化房地产金融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和稳定协调机制,增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抓紧研究制定促进广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2009年至2011年省财政每年安排廉租住房专项补助资金2亿元,支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建设廉租住房,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解决2007年统计在册的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同时推进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引导开发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贷款额度,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目前广东房地产市场交易出现回暖迹象,去年11、12月广东商品住房销售面积环比实现增长,其中广州、深圳、佛山等市的商品住房交易面积环比均出现大幅增长。

  十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

  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制定的各项关系群众根本利益的惠民政策,落实好中央政策性补贴政策,增加对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去年仅省级财政预算总支出中用于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及均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帮助市县增强发展后劲的资金达852亿元。同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平均上调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达12.9%;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范围,建立低保标准的正常增长机制。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年春节向全省低保户每人加发一个月低保金。改革省级养老保险调剂办法,将各市上缴的省级调剂金比例从单位缴费的3%提高到9%;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去年上调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13%,今年1月起又上调10%。制定出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无障碍转移办法,今年底前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推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试点,在部分市试点取消药价15%加成政策,打破“以药养医”格局;去年广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100元以上,参合率达95.4%,今年将新农合筹资标准再提高至每人每年110元,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县外医院住院费用补偿比例分别达到70%、60%和40%以上,医药总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40%以上。着手研究扩大内需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万巷千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城乡流通渠道。研究制定关于广东试行国民旅游计划的若干意见,在全国率先推行国民旅游计划,大力促进旅游消费。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广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保持了较好的势头。一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8年经济增长10.1%,各季度累计增速波幅未超过0.6个百分点。二是投资和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增速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3%,增速比上年上升4.1个百分点。三是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涨幅比上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四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万亿元,增长15%;工业九大产业增速比全省工业高0.6个百分点;农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9.4%和18.7%,高耗能工业投资增速下降7.1%;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同比分别提高1.5和2.0个百分点。东西北地区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五是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全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98.5万人,约占全国新增就业人数总量的1/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6%。全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1.5%和13.8%。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