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喷射”恐令世界再陷危机
据外电消息,日本央行正在考虑本周发布报告,预期在2015年初通胀率可达到2%,这与日本政府开出的药方相同,希望以“猛药”应对通缩。在G20央行和财长会议上,原本有一种预期,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受到批评。
《金融时报》中文网
据外电消息,日本央行正在考虑本周发布报告,预期在2015年初通胀率可达到2%,这与日本政府开出的药方相同,希望以“猛药”应对通缩。相应地,在刚刚结束的G20央行和财长会议上,日本此举被予“绿灯”通行。这也意味着,“量化宽松”仍是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药方,但此举令世界重陷危机的风险正在加大。
给日本“亮绿灯”
为了摆脱持续已久的通货紧缩,日本开出了不少“药方”。去年刚就任首相一职的安倍晋三的疗法被称之为“安倍经济学”。
当然,执行安倍经济政策的是日本央行。新行长黑田东彦上台后仅仅两周,就推出远超市场预期的货币宽松政策,包括在两年内将基础货币扩张一倍,在两年内达成2%的通胀目标等等。
有日本观察人士形象地指出,安倍和黑田的做法,就是将“兴奋剂”注入体内。
此举一出,日本股市随之急升,日元汇率急升……“赌博”、“宏大试验”、“黑田冲击疗法”等说法,足见其惊世骇俗。
在G20央行和财长会议上,原本有一种预期,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受到批评。
但现实情况是,作为东道主的美国对日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财长杰克·卢认为,日本央行旨在运用国内经济刺激内需,符合G8集团在莫斯科达成的共识。
其他国家财长们也反对在削减公共债务方面设定任何硬性目标,只是表示他们打算制定相关指导原则。
有媒体对此观察的结论是:这对美国和日本来说是一次胜利,这两个国家认为,如果没有强劲的经济增速,债务削减的难度将会更大。
[page title= subtitle=]
“量化宽松”的“药效”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量化宽松是发达经济体开展的一场史无前例的货币实验:以超低利率向市场注入几乎无限量的货币。德国总理默克尔称之为“货币喷射”。
在经历了4轮量化宽松操作后,美联储仍在大肆印发钞票购买国债,并明确表示在失业率下降到6.5%之前不会提高短期利率。如果开放式的量化宽松保持到2013年年底,那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膨胀至4万亿美元,是2007年的4倍之多。
欧洲央行今年下半年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市场普遍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未来数月维持37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规模和0.5%的基准利率不变。外界猜测,随着新行长在7月到任,该行有可能效仿日本央行推出更激进的措施。
但是经历多年的“量化宽松”之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仍未见起色:美国劳动力市场复苏依然缓慢,日本的通缩梦魇挥之不去,而欧元区经济今年还将收缩。
有分析者指出,这场货币实验至今既未看到结果,也未看到尽头。不过,“量化宽松”仍被发达经济体视为“救命稻草”。
日本国内有人已对这场赌注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因为美国国债有很多国外持有人,可以转嫁危机,但日本国债九成持有者是国民,一旦暴跌,吃亏的就只有日本人自己。
IMF在其近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警告,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引发信贷泡沫,进而使世界重新陷入金融危机。
[page title= subtitle=]
重拾复苏之路
有分析者指出,各方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流入其他国家虽然可以降低借贷成本,但随之而来的是资产泡沫,增加本币升值的风险。二是宽松政策退出则将增加国债的偿债成本。
考虑利弊,较之可能出现的金融泡沫,实体经济的复苏更需要流动性的支持。这也是发达国家央行钟爱推行量化宽松的原因。
分析者指出,宽松货币政策通过“打折促销”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鼓励企业用借来的钱扩大资本性支出,消费者用借来的钱扩大消费。但现在第一个作用被全球化抵消,因为企业借钱与投资的地点通常是分开的。第二个作用因借贷过度已不明显。现在的货币政策只能通过实际汇率的持续贬值起作用。
专家分析,这样的结果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的,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不断交替的相继贬值最终会导致全球通胀。虽然发达经济体目前还在通缩,但通胀会在2014年成为其突出问题。
有识之士指出,受到冲击的经济体应该通过增加供应链的灵活性来解决失业问题,通过建立全球超级金融监管来解决金融问题,通过将资源快速再分配到有竞争力的行业来把收入损失降到最低。(杨子岩)(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