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美贸易中人民币升值与进出口变化
人民币升值可能是造成我国出口增幅缩减和进口扩大的原因之一,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比较优势形成的贸易结构是影响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原因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进出口迅速增长。
人民币升值可能是造成我国出口增幅缩减和进口扩大的原因之一,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比较优势形成的贸易结构是影响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原因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进出口迅速增长。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汇率改革,将汇率制度由单一的盯住美元浮动调整为盯住一篮子货币浮动。由于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需要兑换成国际通用货币才可进行交易,因此汇率变化成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之一。
人民币汇率变化与中美贸易情况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的进出口已经形成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初级产品为辅的贸易格局。国际货物贸易仍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以2009年数据为例,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到了22072.2亿美元,而另一方面,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仅为2867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仅为货物贸易额的12.98%。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履行世贸组织承诺,逐步实行了更为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进出口总额较之前有了大幅攀升(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2001年后我国进出口额增长幅度扩大,2009年出现了缺口,原因在于恰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回落到了2007年的水平。美国是中国企业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同时也是中国进口产品的重要来源国,与进出口贸易大国之间的贸易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人民币升值压力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化并非单一因素造成,汇改后汇率的大幅波动和国内国际因素都是分不开的。本文以汇率变化对中美进出口影响为研究对象,故主要考虑双边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美国近年来持续施压人民币升值,原因可归结于三个方面:其一,因为经历了金融危机,在持续衰退的经济背景下,美国的失业率在2009年一度突破10%的心理大关,美国国会和政府一时无法制定有效措施降低失业率,故为了平息国民的激动情绪,将失业危机转嫁至国际。此时恰逢人民币汇率改革头几年,美国国会将美国的失业原因归结于人民币汇率被控制并且严重低估,造成出口美国的企业成本低于本国生产企业,从而出口产品占据美国消费品市场,造成其本国企业裁员甚至倒闭。其二,美国在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方面持续不平衡,存在巨额的货物贸易顺差。廉价产品虽然博得民众喜欢,但是对于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却是一个噩耗,虽然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是生产型企业仍然是经济的支撑。美国认为中国产品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加上低汇率政策,“绑架”了美国消费者,与美企争夺市场份额。其三,维护其金融霸主地位。美国依其在国际上的金融霸权,强行推行其金融政策,获取巨额利润,美元的持续贬值,能够为美国的外部债务减少负担,同时刺激其企业的出口。而中国长期以来盯住美元,使其贬值政策在中国不能奏效,因此想方设法向人民币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维护其霸权地位。
中美贸易失衡现状
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关系对两国的经济都很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双边贸易呈现出如下特点:两国贸易合作进一步扩大,但是贸易的不平衡也持续扩大,两国的贸易摩擦纠纷不断。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加大,中国企业虽然在正常的成本基础上对商品定价,美方仍认为中国出口企业损害美国企业利益,故对中国设置了众多贸易壁垒,如国会数次通过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将争议上诉至世界贸易组织裁决等,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当属2009年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为中国出口美国的轮胎破坏了美国轮胎市场的平衡,建议政府在现有进口关税基础上对中国轮胎加征一定比例的关税,随后白宫宣布在未来三年对中国轮胎加征35%、30%、25%的限制性关税。
从具体数据的分析来看,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虽然在量上不断增加,但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每年的顺差增长率都在下降,从图2可以看出,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对美国甚至出现了罕见的接近20%的贸易逆差。再者,影响两国之间贸易顺逆差关系的因素不仅仅只有汇率,而更应该考虑国际分工问题和一国的比较优势。故美国对中国设置诸多贸易壁垒的正当性受到质疑。
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额的变化
2001年7月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之时,人民币汇率即上升了2.1%,时至今日,人民币汇率仍然在继续上扬。汇改之前,人民币主要单一盯住美元浮动,且对人民币汇率实行严格管控,使人民币的汇率一直保持在8RMB/USD上下的水平。低汇率和廉价劳动力优势使对外贸易顺差显著。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攀升,我国出口产品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是否能够存续,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方向成为讨论的焦点。
由图3可知,2005年人民币汇率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单位美元能够兑换的人民币在减少。在对美国出口方面,10年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了近6倍,从2005年开始,出口产品额增幅减小,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国内消费水平下降,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出现了罕见的下降,但在2010年重新回到正轨。在对美国产品的进口方面,随着人民币升值,我国进口的美国产品日益增加,估计这主要是由于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造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两国间的贸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贸易大国间的贸易趋势也从侧面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表面上看,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上升,我国对美国的进口额稳步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我国对美国出口额的增幅减缓,2009年甚至出现了贸易逆差,但是基于国际经济危机大环境考虑,可以理解特殊年份逆差的由来。
政策建议
笔者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人民币升值可能是造成我国出口增幅缩减和进口扩大的原因之一,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也不排除随着汇率改革的深入,汇率变化将成为影响我国进出口的关键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比较优势形成的贸易结构是影响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原因。为此可采取如下政策改善我国贸易情况。
第一,平衡国际收支,减小外汇风险。国际收支平衡需要进口、出口相平衡,长期的贸易顺差也是不健康的贸易形态。我国在建立贸易强国的道路中,应当逐步平衡进出口差额。现今我国已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具有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的作用,因此,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际投资,利用多种投资方式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减少风险。
第二,利用人民币升值加快出口企业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价格提高,竞争优势减小,利润空间收缩。这与我国的出口产业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出口产业集中于一般的制造业和加工贸易,这些产业需要消耗较多的劳动力资源,且存在高污染、高资源消耗和低附加值的特点,这些产品各国都拥有独立制造能力,因此我国企业不拥有定价权。当前,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日益降低,人民币升值的期间正好为出口企业转型提供机会。我国货币升值有利于减少企业进口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成本,同时引进高技术人才协助企业转型,生产出口附加值高的产品,把低附加值生产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留下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使企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与国外产品争夺国际市场的定价权。
第三,积极扩大与亚洲、非洲、南美洲国家的贸易。我国对外贸易目前呈现出依赖发达国家的形势,主要的贸易对象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愈见明显,我国可将技术成熟的工业制成品和设备销往落后地区,交换其生产资源,反过来促进企业的转型和生产。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对于实现国际贸易的互利共赢目标更有意义。
第四,合理保护本国贸易,建立良好的贸易秩序。虽然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自由贸易。但是鉴于目前的国际形势,各国的贸易地位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运用其政治经济优势建立贸易壁垒防止技术外流,同时使自身货币贬值,以减少其国内就业压力。这些行为都是不利于建立自由贸易市场的行为,我国需要利用国际协调机制促使发达国家消除壁垒,开放技术市场,建立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应在世贸组织协议框架内利用合理的手段寻求保护,在企业利益不受损害的基础上,拓展市场,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张兴明 王福岭 张天翼 作者单位: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员办事处;济南市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