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旺复苏弱凸显一季度微观复苏疲弱现状

王宇、王培伟 | 2013-04-17 20:57 545

  新华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王宇、王培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一季度金融与经济数据,一季度弱势的经济增长与强势的金融扩

  新华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王宇、王培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一季度金融与经济数据,一季度弱势的经济增长与强势的金融扩张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何强劲的社会融资增长没能带动一季度经济走出强势反弹?“强金融”与“弱经济”的背后暴露出微观领域怎样的问题?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达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属历史上的季度最高值;与此同时,一季度我国GDP增速达7.7%,相比以往处于低位。

  金融的强劲增长与经济的弱势复苏,如此搭配并不常见。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强金融、弱经济”格局虽是时滞效应的体现,但一定程度上却凸显出当前微观领域复苏疲弱的现实。

  “信贷向投资和GDP增速的传导有一定滞后,而且这一时滞今年可能被政府换届以及一些投资计划的推迟放大。”瑞银证券首席特约经济学家汪涛指出。

  但汪涛同时认为,不排除一些新的信贷资金可能被用于偿还已有债务的利息,而不是流向投资活动。

  “当前货币量虽然上升较快、社会净融资规模巨大,但形成增量的部分越来越低,很多资金的投放属于借新还旧,维持原有债务的存续。”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说。

  刘煜辉认为,从一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把从影子银行渠道获得的资金正在转变为存款,是否进入投资领域有待观察,但借旧还新的概率较大。

  “鉴于产能过剩问题以及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企业部门没有很强的投资意愿。”汪涛指出。

  企业于微观领域的疲弱在某些领域有迹可察。如反映企业库存行为的3月份PMI原材料库存指数掉头向下,体现企业投资热度的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未见明显增长,而直观反映制造业开工状况的3月份工业用电量更是处于46个月的第二低点。

  有关经济学家认为,一季度“融资旺复苏弱”的背后,反映出企业经营困难、负债加重的现状,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近年来“宏观强、微观弱”的面貌特征。

  “未来中国经济亟须终结日益依赖货币推动的增长模式,开启以放开垄断、节制权力为突破口的结构改革刻不容缓。”刘煜辉建议。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