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影子银行”被绑在楼价上了
对中国“影子银行”隐含的风险,近一段时间来国内外的讨论甚多。在经济发展的顺周期过程中,或只要经济在增长,住房价格仍然在上升,那么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就不会暴露出来。
易宪容
对中国“影子银行”隐含的风险,近一段时间来国内外的讨论甚多。有研究者认为,中国银行业正在向“影子银行”转移高风险资产,从而使正规金融体系报表上所显示的风险降低,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也有人估计,中国“银行影子”的风险正越聚越大,将引发中国经济硬着陆;但更多人则特别强调中国“影子银行”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的意义,希望社会各方更多看到它对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笔者的看法是,由于对“影子银行”风险的定义与内涵各不相同,所测算出的风险自然也完全不同,争论各方尽可见仁见智。但中国“影子银行”所聚集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一点却不容否认,否则当这种风险聚集过大而突然爆发时,要想来治理就太晚了。
从“影子银行”的核心来理解,“影子银行”就是过度信用扩张。这种过度的信用扩张并不与实体经济基本融资需求配匹,或快速的增长融资需求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在金融体系内恶性循环,以此来推高整个资产价格。以这样的核心含义来看我国的“影子银行”,无论规模扩张还是方式多元化,都在聚集风险。
标准普尔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业的流通信贷规模应在3.7万亿美元(约23万亿人民币)左右,占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贷款规模的3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这数据与早些时候其他研究机构估算数字相差不大。再看央行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增幅达60%以上;当季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为44.7%,不及2002年的一半。这两个与中国“影子银行”相关的数据,说明当前国内金融市场严重的融资饥渴症。在政府对银行严格的价格管制与规模管制下,只有少数企业或少数融资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资金,“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正与这股巨大与强烈的融资需求有关。这还是可从统计到数据来看的,如果从上述所界定的影子银行的含义来看,许多影子银行的规模是无法计算到的,所以,中国影子银行的实际规模肯定要比这大得多。
其实,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还得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既然影子银行实质是信用过度扩张,而有不同融资行为就有不同的信用过度扩张方式,不同的国家影子银行信用过度扩张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影子银行的信用过度扩张方式就与美国影子银行的证券化信用过度扩张方式完全不一样。因此,用美国影子银行信用过度扩张的方式是无法测量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与范围的。一般来说,研究者在测算中国影子银行规模与风险时,通常会用欧美国家发达金融市场的标准来测算与比较,因而往往存在严重低估风险的可能性。
国内融资需求为何如此强烈,这些钱流向了哪里?可以说,影子银行的各种资金主要流向了房地产市场。比如2009年住房销售增长达到80%,而到今年1至3月,住房销售增长又达到61%以上。如果住房市场是一个消费为主导的市场(即居民购买住房主要用于自己居住),那么住房市场销售快速增长对国内经济繁荣是好事。但是,在持续十年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下(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达至十倍以上),我国的住房市场早就是个以投机投资为主导的市场,住房早就是一个完全的投资品。大量流动性进入以投资为主导的住房市场不断推高价格,则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越大,其存在的风险就越高。
还千万别忽略了,中国影子银行的资金也流入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也是中国住房市场价格快速飙升的结果。因为,房价快速飙升,不仅会增加房地产企业对土地需求,而且也会推高各地土地的价格,增强地方政府融资抵押的能力,致使地方政府更大规模地扩张信用。
在经济发展的顺周期过程中,或只要经济在增长,住房价格仍然在上升,那么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就不会暴露出来。这正如有不少人所指说的,目前我国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可是,如果中国经济出现逆转,房地产价格全面下跌,或在经济的逆周期过程中,中国影子银行流入房地产资金的风险就会全面暴发。
现在有不少人在问,中国的楼价什么时候会下跌?如果房价不跌,那上面所指的风险不是都完全化解了吗?其实,这也是一个当前住房市场是否可持续的问题。政府希望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发展方式的努力,在许多问题上与当前的房地产是大有冲突的。因为经过十多年的上涨,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楼价早就被顶到了几十倍于居民收入的天花板上,85%以上居民已根本无力参与这样的市场。在这种情形下,房地产市场泡沫吹大就不可避免,而被吹大的房地产泡沫最终破灭更不可能避免。要让这个市场转向可持续的轨道,就得转变市场性质,就得让住房市场价格回归理性。而楼市一旦实现了这样的转变,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就必定会全部暴发出来。
因此,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一点都不可低估。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