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竞争性贬值”被过度渲染
在“三速复苏”中,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起伏不定,宏观经济政策倾斜,让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决策变得复杂而艰巨。尤其是日本等发达国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溢出效应,引发了各界对“货币战争”(竞争性贬值)风险的广泛担忧。
在“三速复苏”中,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起伏不定,宏观经济政策倾斜,让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决策变得复杂而艰巨。尤其是日本等发达国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溢出效应,引发了各界对“货币战争”(竞争性贬值)风险的广泛担忧。
但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有关竞争性贬值的抱怨被过分渲染了”,并认为当前全球主要货币“似乎并未出现任何大幅偏离中期基本面的情况”。其中,美元和日元被“温和高估”,而人民币仍然被“温和低估”。日元估值情况则较为复杂,因为基于实际有效汇率和经常账户的估值结果背离。
IMF经济顾问布兰查德在4月16日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评估政策是否正确是从一个国家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应对国内状况来判断的。日本采取了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改革的混合政策。从货币政策来看,日本有必要在货币政策上采取大幅度的改变,从而促使通胀上升。我们希望日本的政策能够成功。与此同时,当使用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能会影响汇率。我们也看到日元作出了相应反应,这是适当政策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报告指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风险厌恶程度下降,已在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上得到反映:欧元以及多个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一定程度上有所升值,而美元则有所贬值。自从去年中期以来,对宽松货币政策和未来通胀上升的预期等因素,让日元的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幅度高达约20%。
IMF建议,解决货币担忧的方法是,所有经济体都要采取促进国内与国外平衡的政策。主要发达国家要在中期与长期财政计划、福利改革以及资产负债表修复方面取得更大进展。短期财政政策要更加宽松,这样就能为负担过重的货币政策减压。
对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而言,IMF认为,“主要盈余国要让汇率更加市场化,并且执行结构性措施让经济再平衡,促进需求驱动的增长模式”。尤其是两大主要盈余国中国和德国,中国需要更多消费,而德国需要更多投资。而其他经济体需要采取结构性措施来吸收资本流入。当流入资本威胁到经济稳定时,这些国家要采取宏观审慎或资本管理措施来避免内部失衡累积。
从更长期角度来看,IMF认为,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已显著收窄。大部分调整发生在2008至2009年的衰退时,当时全球经济出现负增长,赤字国家需求减弱。汇率调整也发挥了部分作用,政策调整的贡献则令人失望。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