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刺激商品齐涨 需求不足反弹或难持续
昨日出炉的国内CPI数据低于预期,缓和市场对紧缩政策的担忧,提振弱势许久的大宗商品集体反弹,焦炭、玻璃等建材系期货的上涨幅度尤甚。而抗通胀的品种(大宗商品)以及扩大再生产中的资产配置并不受资金青睐,所以近期大宗商品的反弹仅仅只是一个短期的结构性行情。
⊙记者 黄颖 ○编辑 梁伟
昨日出炉的国内CPI数据低于预期,缓和市场对紧缩政策的担忧,提振弱势许久的大宗商品集体反弹,焦炭、玻璃等建材系期货的上涨幅度尤甚。不过,专家称,由于终端需求迟迟未有起色,大宗商品的反弹并不能持续,或许只是“昙花一现”。
大宗商品整体反弹
周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放缓至2.1%,低于市场预估,且远低于2月的增幅3.2%。CPI增速的回落显示国内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市场对于政府采取紧缩政策应对通胀的担忧缓解,市场信心得以提振,刺激大宗商品集体上涨。
昨日,国内商品普遍反弹,建材系期货涨幅较大,螺纹钢、玻璃上涨均逾1%。基本金属中,沪锌、沪铜表现突出;农产品的反弹幅度相对温和。
“刚刚出炉的CPI数据无疑是非常乐观的,同比从之前的3.2%下滑至了现在的2.1%,而市场预期却是2.5%。这表明,国内通胀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乐观预期。在这种预期的带动之下,昨日国内股市出现了不小的反弹,之前相对更为弱势的大宗商品市场也出现集体反弹。” 光大期货分析师孙永刚向记者表示。
反弹或“昙花一现”
经济数据的刺激令商品市场出现短暂狂欢,不过,专家认为,这种反弹或难持续,未来依然应该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首先,从基本面的角度出发,商品需求依然不理想。虽然有些大宗商品有着边际成本的支撑,但是产能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单纯从CPI的角度是不能解决需求端扩展的问题。在基础货币量积聚的推升下,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低。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宗商品与其他金融产品,尤其是股市的分化,这也验证了企业扩大再生存的积极性较弱。大宗商品的需求端不理想,而产能的问题也将长期存在,那么大宗商品的相对牛市也就不会出现。
另外,从货币效应的层面来分析,短期的反弹是由于边际成本和货币效应来主导的,这样的上涨也就是简单的结构性反弹,不会出现像2008年时候货币推升的大宗牛市。原因是由经济周期的不同所致: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政府的量化政策应该是短期适用的,那就是将企业的负债转移至政府,避免企业的大规模破产。在这种情景之下,投资避险以及抗通胀的需求是非常之大的,也是货币效应推升大宗商品的基础。但是,目前企业去杠杆周期基本完成(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企业),那么量化政策的真正价值其实就只是用来维持较低的社会利率。而且市场的心态也已经出现了改变,在企业对于终端需求的认知疲软下,高PE的时代并没有对应扩大再生产,而是财务结构的合理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商品难以出现持续上涨。
基于以上因素,分析师孙永刚认为,目前,信贷扩张由于终端需求而被抑制,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回落,通胀相对也就被压制了,资本追逐的目标便越来越转向金融资产。而抗通胀的品种(大宗商品)以及扩大再生产中的资产配置并不受资金青睐,所以近期大宗商品的反弹仅仅只是一个短期的结构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