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与共同发展密不可分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如何看待全球经济复苏和亚洲未来发展的前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财政可持续性和量化宽松有效性究竟怎样、亚洲如何实现从依赖外需转变到扩大本地区需求等,成为众多参会嘉宾热议的问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如何看待全球经济复苏和亚洲未来发展的前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财政可持续性和量化宽松有效性究竟怎样、亚洲如何实现从依赖外需转变到扩大本地区需求等,成为众多参会嘉宾热议的问题。4月8日上午,本次年会迎来了与这些问题密切相关的又一场重量级分论坛――“全球复苏与亚洲的共同发展”(见图,本报记者宋豪新摄)。
上午9时许,虽距分论坛开始还有近两个小时,但现场已经聚集了大批记者,架起“长枪短炮”守候在现场,会场门口的电子参会计数器也早早显示已到达人员上限。
分论坛开始,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担任主持人。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作主旨演讲,演讲嘉宾还包括经合组织副秘书长包润石、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史蒂芬 格罗夫等。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包润石发言指出,世界经济可以看到总体趋稳的迹象。新兴市场国家要提高本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体系价值链中的位置,就需要坚实的基础设施来保障。这包括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针对劳动人口的技能培训,也就是所谓的“知识投资”。还应努力提高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效率,既实现收益,又创造更多工作机会。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让当地人民融入到经济循环中来,有利于整个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亚洲经济在这方面有传统优势,亚洲经济转型的前景很好。
史蒂芬 格罗夫对区域一体化合作的重要性表示认同。他说,过去10年,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区域一体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为应对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更为艰难的问题,应该继续鼓励区域间贸易往来。当前区域间贸易成本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础设施保障不足。他非常赞同曾培炎提出的“亚洲基础设施合作倡议”。在区域间互联互通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除经贸往来外,应对气候变化、灾难应对等问题都需要更好的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促进区域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之一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络、由网络到跨境覆盖整个区域。要实现铁路、通信、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的密切合作,需要各经济体借助交流来实现共同愿景。但如何实现与之匹配的融资规模,也就是说,这笔钱从哪儿来,成为台上嘉宾讨论的热点。
中国投资公司监事长金立群提出,亚洲应该有自己的融资机制,为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提供支持。这也需要所有亚洲国家通力合作,共克时艰。为应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衰退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已做了很多实事。实际上,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经济体都应该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加快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需要构建更为顺畅的互联互通平台。除了传统硬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亚洲地区一些“软”的方面,如金融领域也有很多地方需要调整和革新。亚洲各国的资金大都用来投资回报很低的欧元和美国国债,投资于本地区的资金就显得更加珍贵。
亚洲经济一直依赖于外部需求的增长,目前正在从出口驱动型转向国内消费型。未来应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促进区域一体化,满足本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此外,还应针对本地区制造业出台激励措施,适应全球制造业的变化,满足国内和区域内消费者的需求。
所有国家都应拿出负责任态度进行革新
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郑晓松认为,全球复苏和亚洲共同发展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亚洲共同发展必将对全球复苏作出积极贡献,而全球复苏也将为亚洲共同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过去几年,亚洲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已经超过了50%,给世界带来了信心。
郑晓松说,从2012年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实施了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对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几轮下来,实际效果已大不如前。尤其是本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干预,在规模和时间上都没有限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国际跨境资本无序流动。这不但不利于稳定本地区金融市场,还会使亚洲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面临更大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更有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因此,主要货币发行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除了要考虑本国利益,也要更多考虑对其他国家产生的负面效应。而亚洲国家也应具备风险意识,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健全完善的经济监测和金融监管框架,保障金融市场稳定。
印度企业事务部长萨钦 皮洛特认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在亚洲,作为亚洲国家,不仅为自己,也要为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找到可持续的增长方式。从这个层面来讲,不仅是亚洲国家,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应拿出负责任的态度进行革新。“亚洲基础设施合作倡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值得所有亚洲国家关注。
实现全球复苏,靠的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复苏,而是多个国家、多个地区的共同繁荣。亚洲国家在实现自身繁荣的同时,要让周边邻国经济得到发展,欧美国家也应对自身进行革新。让亚洲共同发展奏响全球复苏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