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业救赎:产业升级与全球制造

武强 | 2013-04-08 15:02 6987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试图通过使日元大幅贬值来达到促进日本产品出口的目的,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今年3月,日本丰田汽车宣布,到2015年,将日本国内产量减少至270万辆,跌破了此前丰田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坚持的日本国内生产线要维持在“300万辆”的底线。

  武强

  尼崎市,一座与大阪府相邻的日本西部海滨小城,聚集着包括松下等家电巨头在内的多家生产高端平板电脑显示器的厂家,因其发达的制造业被称为“平板之湾”。

  两三年前,尼崎一个40人的小厂,年产值能够达到近3亿人民币。可到了2012年,随着松下、索尼、夏普这些显赫一时的巨头出现亏损,尼崎开始有工厂关闭或迁址,昔日的“平板之湾”变得更加安静。

  随着日本企业向海外的转移,日本国内就业机会在逐年减少。日本总务省近期公布的劳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去年12月,日本制造业从业人数较2011年同期减少35万人至998万人,这是自1961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1000万人。相比1992年10月的峰值,这一数据减少了约四成。

  日本是全球制造业的翘楚,而今也在寻找重振雄风的办法。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试图通过使日元大幅贬值来达到促进日本产品出口的目的,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乌瑞卡·莎德(Ulrike Schaede)认为,在传统行业中,日本确实存在着大量企业走向海外的现象,但这并不等同于产业空洞化。

  “将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并不是坏事,许多领域里的核心技术仍是留在日本国内的。”

  汽车国内减产国外补

  日本八大汽车公司日前发布的2013年1月业绩显示,八大汽车在国内汽车产量减少10.6%,减少至71.5万辆,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的负增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日本在海外生产的汽车数量同比增长15.6%,达到136.8万辆。

  今年3月,日本丰田汽车宣布,到2015年,将日本国内产量减少至270万辆,跌破了此前丰田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坚持的日本国内生产线要维持在“300万辆”的底线。

  丰田公司产量的缩小,无疑将会对日本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汽车销售等相关行业的就业形势产生影响。

  “日本国内市场萎缩,消费税增税都是减产的原因。”丰田公司相关人士透露。

  本田汽车公司此前也宣布减产计划,2013年将减少八千代工业和埼玉制作所这两个公司的产能,两者相加,本田国内产能将从130万辆减少至100万辆。

  另一巨头日产汽车已于2012年7月关闭了位于横须贺市追滨工厂的一条汽车生产线。横须贺市市役所(市政府)商业课一名工作人员向本报表示,日产在当地的产量已经有所下降。“在

  2012年7月份,日产汽车公司关闭了两条生产线中的一条,但关闭的生产线主要是试验生产线,所以当时并没有进行裁员。不过确实产量有所下降。”他说。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研究员张季风认为:“日本汽车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现象由来已久,但其转移的主要是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那部分生产,核心技术都还留在日本国内。”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企业走向海外主要是考虑回避贸易摩擦,避免一些贸易壁垒。现在主要考虑的是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利用新兴市场国家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还有就是为了扩展市场。”

  除了近期得以缓解的日元升值问题外,还有较高的法人税、严格的劳工保护政策、缺位的自由贸易协定、电力价格高企、节能减排压力。为了寻求发展,很多企业不得不走向海外。

  2012年日本关闭核电站后,由于化石燃料进口成本上升,日本9家电力公司中的5家宣布将提高电价,电价上涨幅度在10%-20%之间。日本综合研究所测算,各产业生产成本将提高1%-3%。另据日本汽车工业会测算,全国性电力涨价将使每台汽车的生产成本上涨2000-3500日元。对于制造业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长期研究日本经济的张季风认为:“日本的产业空洞化现象确实存在,但并没有那么严重。空洞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业转移。比如人口结构、地区经济状况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寻找新兴产业支柱

  4月1日,日本央行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第一季度大型制造业资本支出减少2.0%,逊于预期的增长2.3%,而去年12月份的调查为增加6.8%。这反映出企业对于支出的增加仍然缺乏信心。

  有分析认为日本经济前景较为乐观。在美国经济复苏和需求回升的带动下,以及日本扩张性政策的影响下,日本经济有见底回升迹象。数据显示,3月份大型制造商景气动向指数升至-8,已大大高于去年12月份时的-12,但仍比经济学家预期的-7低。

  为了改善现状,确保国内产业发展在全球占有领先地位,日本政府专门设立了TAMA产业活性化协会,该协会旨在促进企业与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为企业在技术研发等领域提供帮助,在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日本还同时启动三个自由贸易谈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日欧贸易自由化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来促进产品出口,进而缓解企业向海外转移的步伐。

  日本庆应大学教授斋藤润日前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一次关于日本产业空洞化会议上提出,使新兴产业能够撑起国内经济才是解决产业空洞化的根本办法。

  前述美国学者乌瑞卡·莎德认为, 在电子元器件、高端化工材料、汽车配件、碳纤维等领域,日本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仍保有领先的地位。

  日本央行预计,大型制造业者在未来3个月内的形势仍将继续改善,6月大型制造业景气动向指数预计将为-1。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日元创2018年以来新低美联储和日本央行政策渐行渐远

2021-10-12 14:03
13639

日本央行计划今年春季开始央行数字货币实验

2021-03-23 22:27
38183

日本央行今年春季开始数字货币试验

2021-03-17 16:06
31783

日本央行按兵不动 下调今年经济预期

2018-11-01 14:08
1268

日本央行金融科技主管:未考虑发数字货币 因没需求

2018-01-29 13:11
2423

英国“脱欧” 日本汽车率先“躺枪”?

2016-07-01 14:46
80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