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机遇与战略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这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国银行业应加快海外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打造全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这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国银行业应加快海外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打造全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中,通常都会选择香港作为第一站,早期发展以开设分行以及收购本地银行的模式为主。目前,工行、农行、中行、交行和建设银行均在香港设有分行,并以收购本地银行为其中重要一步,易名后纳入各行旗下共谋发展,工银亚洲(前身香港友联银行)和建银亚洲(前身香港广东银行)均为实例。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外,其他股份制银行也纷纷瞄准香港作为走向世界的平台。
香港凭借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客户资源以及成熟的法律和良好的监管环境为中资商业银行走向海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资商业银行在港分支机构,除了肩负开发海外业务的重任,更多的是为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全面发展谋篇布局。除此之外,客户需求也推动中资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海外市场。目前来讲,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甚至有银行、券商等机构担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会远远快于金融机构的扩张步伐。面对企业在海外融资的多元化需求,中资银行更应积极在海外提供相应金融服务,服务对象也可逐渐本土化。
对比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中资商业银行海外业务发展尚有更大空间。最新数据显示,除中行外,当前国内其他大型国有银行海外业务和收入平均占比不足6%,而欧美成熟同业的平均水平在35%以上。中资商业银行唯有加强发挥在香港的人民币业务优势、积极拓展跨境融资渠道、加强大中型企业银团贷款,以香港为支点,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承担海外金融服务平台职能,方能在国际化道路上继续前进。
银行业国际化迎来新机遇
第一,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金融体系遭受重创,部分大型银行破产倒闭。这为我国银行业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提供难得机会:一是欧美银行纷纷收缩业务或退出海外市场,我国银行业可填补空缺;二是金融危机下大量银行盈利水平下降、估值较低,为我国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基础;三是陷入困境的金融企业大规模裁员,我国银行业可借此壮大队伍,充实国际化人才。
第二,我国经济国际化呼唤银行业国际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与经济的国际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正在经历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从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的蜕变。中国经济国际化要求银行业加快国际化步伐,构建相适应的全球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客户“走出去”需要银行业国际化。银行业是一个面向客户的服务型行业。近年来,我国企业和居民的跨国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国内企业跨境经营活动日益蓬勃发展,同时我国居民的出境旅游探亲、留学经商也日趋频繁,迫切需要各种跨国金融服务。
第四,人民币国际化带动银行业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表现。目前,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地区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区域化,全球已有一些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其储备货币篮子。人民币的国际地逐步提高,这必然带来人民币资产的全球性分布,进而产生对人民币资产进行全球配置和管理的需要,从而带动银行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银行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多个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但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境外资产规模相对较小,海外分支机构还不够多,跨国经营经验尚且不足,驾驭国际市场复杂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满足国际标准的人才相对匮乏。银行业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分阶段逐步推进。
第一,规划并实施合理的区位布局。一般来说,可将目标市场区分为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在成熟市场中,银行业竞争相对激烈但监管制度健全,风险相对可控;新兴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短期内,我国银行国际化可考虑将中资企业“走出去”较为集中的亚太、拉美、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作为拓展海外经营网络的重点区域。长期内,则要提升自身竞争实力,逐步融入发达国家和成熟市场,建立全球覆盖的服务网络。
第二,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银行业国际化有自设机构、联合、代理、合资、参股及收购等多种发展方式。我国银行业拓展海外市场应充分考虑各市场的不同特点及当地法规。一般而言,银行机构海外扩张的初期,可优先考虑采取联合、代理、合资及参股等方式,中后期可采用自设网点或收购当地机构。
第三,采取清晰的管理模式。纵观国际一流银行海外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区域管理与条线管理两种模式一直是并存的。在客户维护和业务拓展方面,条线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作用;在监管应对、集中管理等方面,区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中,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一般而言,可考虑两种模式并存,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以某一种模式为主的管理模式。
第四,建立坚实的客户基础。我国银行业在海外客户常以中资企业为主,因中资企业在海外拓展,有强劲的金融服务需求。个人业务方面,可锁定华人为主要客户群,华人时常活动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海外发展的重点区域。在服务好中资企业和华人客户的基础上,再致力于拓展本土客户,融入当地市场。
第五,做好有效的风险防控。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各国金融监管也处于改革和调整中,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风险范围更大、种类更多、性质更为复杂。我国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特别是国别风险和市场风险。银行应尽量选择政治稳定、风险较低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