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成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

2013-04-08 09:50788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27日在南非德班闭幕,会晤取得了显著成果。而金砖国家此次发布的《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金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更有助于新兴经济体整体力量的壮大。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27日在南非德班闭幕,会晤取得了显著成果。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德班宣言》可以看出,此次峰会务实进取,成果丰硕。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国元首就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就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初始规模为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基金以及成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等具体事宜作出了决定。会议期间,五国还签署了《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等一系列多边合作文本。本报今推出专题对此次峰会取得的成果进行解读。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或将打破现有货币体系

  专家表示,这个新兴的金融机构能帮助规避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和货币贬值风险

  在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上,金砖国家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做出了积极努力。在本次会晤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据悉,金砖五国拟分别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步出资100亿美元作为种子资金,重点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开发银行的服务对象除了金砖成员国外,今后主要是面向非洲和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

  “金砖之父”奥尼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新机构将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类似世界银行的作用。据报道,世行欢迎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提议,世行将致力于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减贫、提高发展中国家福祉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分析人士认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不仅能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充足灵活的资源,也会提高金砖五国在现有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此外,这个新兴的金融机构亦能帮助规避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和货币贬值风险。

  专家表示,如果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能够顺利推进,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银行有望成为金砖国家合作首个常设机构,成为金砖国家合作的具体成果和粘合剂;二是有助于为金砖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规模的融资支持,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也有助于加深金砖国家经济的紧密相连。对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中国而言,这一新的开发银行的成立,为中国资金走向海外提供了新的、风险较低的投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金砖国家发展银行的设立,或将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在本次会晤中,金砖国家再次重申了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支持重点将是基础设施。由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并不存在太多资金困难的问题,国内银行基本可以满足目前基建项目的融资需求,因此在金砖国家发展银行成立落实后,中国或将为其他四国,特别是印度、俄罗斯和南非的基础建设提供资金服务,人民币将逐步实现在新兴市场中实现自由兑换,并进一步进入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中,从而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表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建立将打破现有货币体系,“将来可能不以美元为基础。”

  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想法是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上应运而生的。一年时间内,金砖国家对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可行的、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必要性来自金砖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需求,是对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他还表示,五国对创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时间表进行了讨论,期望在明年的会晤上取得实质性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金砖五国此次并未在外界广泛关注的建立开发银行一事上达成一致。有外媒表示,由于五国经济总量不平衡(中国GDP为俄罗斯或印度的4倍,是南非的20倍),因此各国的出资比例将成为一个很大的疑问。除此之外,银行管理人员配置、投资项目选择、总部选址等一系列细节问题都是银行最终成形的绊脚石。

  27日晚,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就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面临的困难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谈论这个问题为时尚早,还需要探讨。一个机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如经营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摸索。我相信通过各国的努力,机制很快会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他透露,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成员国财政部研究后做的决议,目前只是宣布了事项,细节还需要几个国家做具体的安排。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表示,尽管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的进程不会很快,但可以算是“迈出了重要一步”。他认为,从目前的进展来看相当迅速,在下一次的峰会上,将有进一步推进。

  除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议题外,会议讨论了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可行性,一致同意金砖国家将进一步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切实推进经济金融领域的务实合作。

  据报道,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峰会时指出,金砖国家共同建立应急储备安排,是对现有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有益补充,有利于促进金砖各国和全球的金融稳定。

  金砖五国财长们26日就创建1000亿美元应急基金方面正式迈出了第一步,基金资金将用于紧急情况,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选择。五国央行会把基金储备作为自己储备的一部分,同时中国拟出资410亿美元,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各出180亿美元,南非出资50亿美元。不过,各国可能需要一年左右时间通过相关立法,明年金砖五国在巴西重新聚首时可能会达成最终协议。

  袁钢明表示,应急基金的建立,刚好适应国际形势需求,将能够合理有效的运行起来,并不存在多大的障碍。

  另外,为加强自身市场的稳定性和和建立金融安全网,金砖国家领导人决定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据《德班宣言》称,此举将帮助金砖国家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提供相互支持,并进一步加强金融稳定。这也将作为一道增加的防线,为补充现有国际外汇储备安排、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作出贡献。

  合作框架让新兴产业优势互补

  金砖国家已在加快新技术开发布局,不断扩大研发投入规模

  3月26日,金砖国家第三次经贸部长会议发布《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合作框架在技术创新合作方面提出,建立项目对接平台,促进在高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和投资。推动在新兴产业开展对话交流,促进在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本密集领域的贸易和投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指出,金砖国家对技术创新都有共同的需求。实际上,他们可以在研发中加强合作,通过共同研发核心技术,最后被各国之间广泛的采用,这样可以减少研发成本。

  专家指出,技术创新上,金砖国家间科技引进方向不同,致使彼此科技互补性增强。教育和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也为其未来的科技合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经济体间要建立高新技术分享机制,在新兴经济体范围内盘活存量科技资源;建立金砖国家关键技术创新联合攻关机制,集中优势科技资源,推进金砖国家面向未来的创新合作。

  近日发布的《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3》指出,尽管金砖国家的总体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它们在不同的产业领域也形成了各自的技术优势,如中国在通信设备等产业,俄罗斯在航空航天业、核电产业,印度的软件开发和生物制药业,巴西的民用航空和深海石油开发业,南非在煤化工等领域都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为了更好地推动金砖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金砖国家在2011年9月已经召开了第一次科技创新合作高级官员会议,一致同意在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交流、促进技术转移、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农业、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减灾、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节能、纳米技术、基础研究、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砖国家间的科技合作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只占有极小的比例。

  蓝皮书指出,民间科技合作是政府科技合作的重要补充,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应当是民间科技合作中最活跃的力量,金砖国家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成为金砖国家产业合作的重要领域。

  实际上,“金砖国家”已经在加快新技术开发的布局,甚至将其上升到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不断扩大研发投入的规模。

  目前,“金砖国家”都在从各自的技术优势和未来的市场需求出发,加快在新技术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布局。如中国在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俄罗斯在空间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印度在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核能技术等领域,巴西在航空技术、海洋工程、生物质能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实现产业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金砖国家”纷纷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巨资。其中,中国的研发投入增长最为迅速,每年都按10%左右的速度在增加,在全球研发投入中的占比也将从2009年的11.2%上升到2011年的12.9%,甚至有报告称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研发投入的世界第二。印度的研发投入增加也很快,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9年研发费用总额为280亿美元,2011年预计增加到360亿美元,增幅为29%。相比之下,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的研发投入增速比较平稳,这些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也保持着相对稳定。

  不过,“金砖国家”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仍不够突出。从“金砖国家”的情况来看,目前政府仍然是研发投入的主体,在调配全国研发资金、调整研发投入方向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在研发支出中的比重尽管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例如,在印度的研发总投入中,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28%,政府投入则占到了2/3以上;俄罗斯的创新战略远景目标表明,直到2020年,企业研发支出在国内总研发投入中所占比重才有可能提升到50%以上。

  专家认为,对于“金砖国家”来说,要想提高技术能力和研发水平,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提升研发总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还应当完善全社会研发投入结构,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的主体。

  此外,金砖国家还存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

  当前“金砖国家”新兴产业的层次仍然偏低,国际竞争力并不强。总体而言,“金砖国家”制造业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和优秀的人才,原创性技术和产品非常少,“金砖国家”每年的发明专利数占世界的比重并不高;同时,“金砖国家”还普遍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因创新不能获得预期的回报而受挫。

  而金砖国家此次发布的《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金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更有助于新兴经济体整体力量的壮大。

  加强投资合作

  提升“金砖”成色

  专家指出,金砖国家经济规模大、经济增长速度快有利于相互贸易的发展

  3月26日,金砖国家第三次经贸部长会议发布《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根据该合作框架,金砖国家将在多边场合的合作与协调、贸易投资促进和便利化、技术创新合作、中小企业合作、知识产权合作、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合作等具体领域展开合作,并推动在今明两年中进行一系列的合作活动。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金砖国家达成贸易投资合作框架,将有利于金砖国家之间开展贸易投资活动。一方面有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另一方面帮助全球经济保持适度增长。

  在金砖国家元首峰会召开前夕,巴西外交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2年,金砖五国GDP总量占全球份额21%,五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2820亿美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5000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减速,客观上倒逼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这似乎预示着全球经济运行规则要迎来一个大调整的时间窗口。

  金砖五国是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它们都是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最重要的是这五个国家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和“咖啡王国”,俄罗斯是“世界加油站”,印度是“世界办公室”,中国是“世界工厂”,加上素有“非洲门户”之称的南非,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从要素角度来看,中国是能源和资源消费大国,而俄罗斯、巴西等国则是全球主要能源、资源供应商。在人口红利消失后,中国企业面临走出去的压力,而南非、俄罗斯等国则急需外来投资。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印度则在IT产业和人口资源方面见长,外包服务业较为发达。正因为如此,最近十年,这五国贸易规模增长超过6倍,中国已成为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

  专家指出,金砖国家经济规模大、经济增长速度快有利于相互贸易的发展。经济规模大必然国内需求大,经济增长速度快意味着需求增长的速度快,而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又具有互补性,贸易量的增加是必然的结果。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所达成的共识,为金砖五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制度和机构上的保障。

  此次发布的合作框架罗列了各国合作的领域,其中之一就是要将加强贸易投资促进和便利化。包括加强相关贸易、投资政策和商业机会的信息交流,鼓励各国贸易和投资促进机构建立更密切联系,为互派贸易和投资促进团体访问提供政策支持等等。

  张永军指出,通过加强信息交流,一方面将为相互贸易投资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也帮助金砖国家之间减少误解,减少摩擦。

  金砖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差别较大,因此各国的贸易存在一定的特点和竞争性。如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比较突出;在劳动力市场上中国和印度存在竞争,巴西坚持农产品(000061)贸易自由,而印度主张对农产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另外,中国的制造业贸易顺差给巴西和俄罗斯的制造业带来较大冲击,后者不断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应对中国的不利影响。而合作框架提出加强信息交流,将有利于减少相互的不理解。

  中国中小企业

  “走出去”迎来好时机

  专家建议,中小企业可以从抱团出海、嵌入国际产业链等路径上进行选择

  3月26日,金砖国家第三次经贸部长会议发布《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合作框架提出,鼓励各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中介服务机构间建立联系,并鼓励其合作开展中小企业贸易投资、人员培训、信息咨询、举办论坛等活动。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表示,合作框架的发布,将为金砖国家的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正是中国众多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机。随着西方产业和技术转移,以及全球经济疲软的背景下金砖国家的兴起,都使得南南合作具有更多元的现实意义。

  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是7年来最高水平。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对外投资国。自2002年以来,10年中中国对外投资总额2001亿美元,是前20年的10倍。

  截至2012年底,我国企业一共在17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对外投资企业超过2万家。2011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4248亿美元,在境外形成的资产总额接近2万亿美元。

  跨国并购是当前对外投资热点。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合计1063亿美元。2011年,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为272亿美元,占当年对外投资总额的36%。并购领域以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等为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走出去”不仅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必须走出去,而他们也具备这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专注于某一产品生产的专业化优势,适应国际竞争的科技创新优势,经营灵活、决策高效的优势,降低运营风险的集群发展优势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的优势。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也认为,中小企业相对比较灵活,他们“走出去”具备一定的优势。

  不过,庄健也指出,中小企业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他们“走出去”可能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兄弟国之间的竞争较大,造成风险较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信息、法律、金融等手段给予一定的支持。

  有多位专家表示,中小企业“走出去”首先要学会适应国际游戏规则,在交易规则、财务状况、法律知识方面,中小企业还有好多课要补。建议中小企业可以从抱团出海、嵌入国际产业链等路径上进行选择。

  为帮助企业到国外开拓市场,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近日还表示,中国商务部已经建立一笔专项资金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并鼓励中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扩大海外市场,还会拓宽外贸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中小商贸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补贴。

  在国际合作当中,商务部还推动在其他国家建设境外经济合作区,以帮助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未来会继续拓展中小企业的国际合作,通过金砖国家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构或双边沟通渠道,搭建更多的对话平台促进中小企业的交流,积极拓展在新能源、绿色环保、创新技术、服务外包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合作当中给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何平: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网

2019-02-25 11:45
705

西农东鉴之二——世说中国农业金融安全网

2014-01-02 13:57
846

共同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

2013-09-17 10:48
1142

亚洲谋划构建区域金融安全网

2013-09-05 11:48
1304

日媒:日本向东南亚扩展“金融安全网”

2013-07-26 14:23
891

金砖国家要沟通合作 加快金融安全网建设

2013-06-26 17:14
93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