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杠杆效应显现 民生银行同业凶猛
作为战略支柱,该行同期小微客户总数达到99.23万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逾31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36.33%,占全行全部贷款的比重达23.07%。对比该行曾主打公司业务的历史及零售基础更为雄厚的同业,民生掌舵人的信心似乎显得有些乐观。
李蕾
在2012年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面前,民生银行似乎并未克制自身疾速奔跑的冲动。
3月底民生公布年报显示,该行资产总额从2011年末的2.2万亿元飙升至2012年末的3.2万亿元,同比逾44%的增幅居国内上市银行之首(剔除尚未发布年报的华夏);同期,民生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幅34.54%,在同行中仅略低于兴业(36.08%)。
在民生资产总额和净利润飙长的同时,市场同样关心的是,在更趋激烈的行业角逐之下,凭借小微业务占据市场先机的民生未来如何延续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微金融逐渐成熟的同时,民生正在寻找提升业绩的重要推力,其中同业业务迅猛增长即是亮点所在。
“小微”杠杆效应显现
根据年报,截至去年末,民生银行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较上年增长近25%;实现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35%。作为战略支柱,该行同期小微客户总数达到99.23万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逾31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36.33%,占全行全部贷款的比重达23.07%。
对于规模难比四大行的股份行梯队,若想在严酷的竞争中避免低层次的肉搏战并获得较好的成长性,寻找需求广泛且供给相对稀缺的业务标的仍属胜出王道。
业界周知,近年令民生出挑的这个抓手正是小微业务。2009年,作为该行面向各行业小商户的敲门砖,“商贷通”一经投放便激活了市场。民生不仅凭借议价空间高于同业的“小微”贷款获得了厚实的利润累积,更藉由这一切口笼络了大量身兼企业与个金双重用户身份的个体工商客群。
彼时占尽天时地利的“商贷通”也因抢眼的示范效应唤醒了同业,加之随后不久中国银行业即陷入到利率市场化提速及金融脱媒的两相裹挟之中,在客户下沉成为集体的不二选择下,曾一枝独秀的民生已不能再独享“小微”蛋糕。
不止如此,在竞争主体不断增多的态势下,201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不断突出,不少中小微企业开始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面对市场环境的骤然变化,如何处理好定价、成本与防范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始成为银行业的共同难题。
即便是小微业务的首个探路者民生也不例外。去年一二季度,该行小微贷款首次出现降速增长,上半年的小微贷款余额较2011年末仅增长7.83%,同期不良率则从前一年底的0.14%升至0.39%,放缓的节奏更招来外资投行的合力唱淡并致该行股价一度大幅下挫。
直到去年12月下旬民生召开发布会对外宣告,截至11月底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逾3000亿元,短短几个月内近500亿元的增量才更有效地反证了该行管理层曾力图传递的信息:中途降速仅是一个主动调整的插曲,民生的小微战略并未生变。
用该行董事长董文标的话来说,在当前及未来几年内,民生仍将以“小微”金融作为突破口,带动传统零售银行和产业链金融的两翼发展,加速实现分行转型。“再过两三年,零售业务完全有可能占到半壁江山甚至超过对公,这是我的基本判断。”董文标说。
对比该行曾主打公司业务的历史及零售基础更为雄厚的同业,民生掌舵人的信心似乎显得有些乐观。但不容忽略的是,从起家于资产端的一类产品升级为延伸至负债端的一系列金融工具,该行小微业务从未歇步。对标其旨在藉由小微金融实现业务、资产和收入结构转变的中期目标,从2012年年报透露的数据来看,似已初现成效。
纵向来看,民生个人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已由2009年末的18.6%升至2012年的33.6%,仅比零售业务标杆招行同期36.1%的水平低2.5个百分点,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与此同时,该行个人存款在小微金融2.0版实施后进展明显,截至去年底在全部存款中占比20.4%,较此前连续两年低位徘徊的16%至17%增幅不小。“尽管仍处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的零售银行业务将为民生稳定息差奠定坚实基础。”一位职业投资人士表示。
做大同业并非长期策略
不过,在小微业务的各项指标及与之相关的结构调整按既定战略高速增长或加速转变之际,颇为引人注目的是,2012年,除了传统信贷,带动民生资产放量增长的还有同业业务的大幅运用。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民生同业资产及负债分别较上年增长了155.14%及173.34%。具体来说,前者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从2011年底的18.44%跃升至去年末的32.66%,其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同比增长420%,后者(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在总负债中的占比则从此前的15.9%涨至2012年底的29.92%。
事实上,去年三季末时,民生的总资产较2011年底仅增长26.04%,但至2012年末此幅度已超44%。据分析师测算,其中该行同业资产规模较三季度即增长3030亿元,增幅高达40%,而该行去年四季度净息差环比下降25个基点,除了贷款重定价的因素,同业资产规模的扩张或为更主要的原因。
民生同业业务的如此进取甚至引起了某些职业投资者的担忧:“去年发放贷款和垫款额度较上一年增长14.88%,这个增幅在已发布业绩的股份行中不算高,低于行业平均,莫非是信贷业务的发展并不理想?”
早在几个月前,民生总行一位高管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从成本回报的角度,相较自有存款,用同业资金来供给小微贷款其实更为划算。一位长期观察民生的资本市场人士则认为,以此倒推,2012年初以民生为核心的亚洲金融联盟的成立以及同年底该行具有事业部性质的北方资金中心的开业,都预示着其资金业务在这一年中将有实质性的动作。
亦有银行业内人士揣测:“去年民生大举介入同业业务,可能是出于应对信贷规模管控的无奈之举,此外或也有在年底降低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原因。”
与此相呼应,民生投资者关系处一位人士解释称,该行去年的贷款增速与同期国家的GDP及M2增速相适应,属行业平均水平,小微战略也未有变动,相关贷款“该怎么发还怎么发”。
“实际上我们的小微业务利差较高,市场上的需求也比较强烈,但在监管上不可能让你做那么多。”这位人士并表示,民生去年所以加大同业资金的运作力度,是鉴于市场存在机会,此举会对整体盈利有所贡献,并不意味着未来会将此作为一项长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