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缘何青睐外贸平台
提到外贸B2C,读者们大概首先会想到DX和兰亭集势。已知的另一种外贸电商集约化模式,我们现在还只是在B2C领域看到,当然未来有可能以类似的形态出现在B2B上。外贸交易平台商提供的则是另外一条路,将外贸企业的贷款、报关报检、售后连带责任一并揽下。
提到外贸B2C,读者们大概首先会想到DX和兰亭集势。与国内的B2C不同,外贸B2C流通环节多,涉及到的报关报检、退税等流程又比较复杂,因此目前处于转型中的国内外贸企业并不希望直接参与B2C,反而是外贸平台上的交易十分火热。
一达通的崛起
作为国内知名的B2B外贸平台,2010年一达通上的交易额才不到2亿美元,仅仅两年后,交易额已经接近20亿美元。成长速度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对此,一达通的副总裁肖锋做出了如下分析。一达通的客户出单的平均交易额大概在3万美元左右,这其中成本占了三分之一,这里面要考虑到融资、物流和结汇的成本。如何降低成本,成为这些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核心问题。由于是中小企业,他们的流转周期一般在两三个月之间,如果在会计、报关、金融方面聘请专职人员处理的话,耗费更多的人力成本,不利于外贸企业的持久运营。一达通为他们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可以呈现这么快的增速。
外贸电商的蓝海在B2B
有人说,B2C模式将是未来电子商务的主场,B2B和C2C仅作为客场,成为烘托B2C的上游和下游产业。如果去看内销型的电商,我们都会觉得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在外贸领域却未必正确。
可以粗略一算。2012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7167亿元(约合3.34万亿美元),而这一年全年进出口总额约为3.87万亿美元。鉴于目前海淘还不是那么繁荣,这些进出口数字毫无疑问大都是B2B。尽管这两个以总额二字标称的数字并不能直接按某个比例转化为B2C/C2C与外贸企业B2B交易量,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想见,与国内B2C/C2C锣鼓喧天的激烈竞争相比,外贸B2B呈现的则是另外一种闷声发财的景象。
据介绍,作为B2C/C2C的风向标,民营快递企业“四通一达”占我国社会商品流通总量只有1%,而大部分的商品流通业务,都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的。可想而知,把原有的B2B商务电子化,会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外贸B2B对接的是一个全球化的贸易体系,以全球商法为皈依。与在国内做贸易流通相比,制度更规范并能规避政策风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原来这些外贸企业逐渐融入到电子商务这一浪潮中来,为的就是在成本可控的情形下不断壮大。
B2B的共性构建平台基础
就B2B外贸平台而言,不仅要提供成交前双方的商机对碰,还要提供成交后的一系列服务。而从中小外贸企业主的角度出发,他们之所以要加入这样一个平台,为的是剥离非核心业务,降低运营成本。但是平台与外贸企业的关系却并非这样简单,
肖锋举了一个例子,假设目前有一家酒店预定平台,却没有将自己的网站跟酒店做对接,那么显然无法促成顾客和酒店的交易,因为网站对酒店房源的情况并不知情,难免会出现顾客登临酒店却发现没有房间可以入住的情况。这时候平台应该介入交易,否则不承担责任的平台商将无法获得交易的两方信任,一站式外贸平台面对的也是类似的问题。
一站式外贸平台最为需要的是功能、规模和标准。解决功能的配备在交易的前端,平台商从银行取得贷款,并将这些贷款分散到中小企业。在流通环节中,平台商将代替企业处理报关报检业务,并为之安排物流。随着外贸企业在这个平台上的集聚,规模化效应渐显,这时候平台商的系统应与所有服务商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实现系统对接。最后,依靠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实现订单流程的标准化——客户资料和报关信息直接输入系统,避免外贸平台自身因为维系庞大的电话服务团队而难以为继。
可以以一达通的标准化为例,早期他们依靠的是客户电话联系提交订单,而现在逐渐转变为客户在网站上自行下单,系统会根据不同的商品类别和交易量自动结算。目前他们甚至采用在网站下单降低手续费的形式,鼓励用户进行迁移。
一站式外贸平台非一日之功
据了解,义乌小商品城目前正在开展改革,通过市场采购公司作为平台,将许多商品打包通关,我们姑且称之为“义乌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为中小企业做引导。这些市场采购公司往往有浓厚的官方背景,优点在于中小企业能在政府的力量下主动形成集群优势,而缺点也同样明显,市场采购公司十分强势,参与其中的中小企业不能主动寻求商机。
已知的另一种外贸电商集约化模式,我们现在还只是在B2C领域看到,当然未来有可能以类似的形态出现在B2B上。这种模式的主要支撑点是交易平台与地方政府合作,降低交易费用的流通损耗。比如Paypal与正在进行金融平台创新的重庆市政府合作,将原来需要由中银香港支撑的结汇业务转到本地。只要用户在Paypal上的交易额只要误差不超过5%,就可以省下2%的结汇手续费。当然,这种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帮助企业解决报关报检的问题。
外贸交易平台商提供的则是另外一条路,将外贸企业的贷款、报关报检、售后连带责任一并揽下。跟前述义乌和重庆模式相比,不仅同样解决了物流和结汇方面的问题,而且通过从银行获得贷款并分散到中小企业,更为他们解决了融资难题。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样的平台商最先出现在广东,而不是浙江呢?值得猜想的或许是广东外贸企业的货物很大一部分出口到香港,与以海运为主的出口相比物流环节较为可靠,因此承揽多项业务的平台商获得了支持。
结语
一个行业的勃兴往往意味着另外一个行业的衰落。这句话或许在别处是正确的,放到外贸领域却不然。不仅外贸企业能在交易平台上获益,同样地,银行通过贷款给平台商再将之分散,降低了出现呆坏账的风险,海关获得了通关货物的电子数据,减轻了工作量,可以说,外贸平台的建立是一个多赢的结果。从8848的建立开始,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走过十四个春秋,并逐渐渗透到大家的生活中,然而外贸电商却是方兴未艾。作为互联网业界的观察者,我们将持续关注外贸电商的动态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