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金改三问温州 6000亿民间资本大多仍在观望
这一年的温州,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首单企业债券发行;首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中期票据业务、小贷公司私募债业务相继启动;华峰集团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8亿元的企业债,成为温州首发的民营企业债券…… 据统计,2012年,温州新增各类信贷规模646.7亿元,新增直接融资规模88.59亿元,新增直接融资占全社会新增融资量的13%,比2011年上升5个百分比。
一年前的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改”力求解决三大问题:让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解决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更好振兴实体经济;打破“玻璃门”、“弹簧门”,促进民间资本投向垄断领域。
“金改”试行近一年后,温州市长却坦言存在“三大落差”。试点,究竟试出了哪些经验教训?前方是坦途还是险滩?
“改革”力度有多大
从煤炭、钢铁到皮鞋、服装都可以抵押贷款
“金改”一年,先看成效。
2013新开年,温州发放了第一笔中小企业集合贷。类似这样在金融创新中获益的企业不少。
这一年的温州,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首单企业债券发行;首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中期票据业务、小贷公司私募债业务相继启动;华峰集团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8亿元的企业债,成为温州首发的民营企业债券……
据统计,2012年,温州新增各类信贷规模646.7亿元,新增直接融资规模88.59亿元,新增直接融资占全社会新增融资量的13%,比2011年上升5个百分比。
温州政府搭建各类金融平台,是配合“金改”的另一创新。2012年4月,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成立,通过吸引融资中介机构入驻,为民间借贷提供服务,并对民间借贷备案管理和监测。中心破解了原来借钱要通过中介机构、担保公司层层加价的问题,在这里,借贷双方直接谈判,少了中间环节,中介机构只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去年7月挂牌的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则专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设。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房产等抵押“硬通货”,手头最多的是原材料和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中心,从煤炭、钢铁到皮鞋、服装都可以抵押贷款,中小企业的货物抵押后,还可以随时来拿货用于生产,只要把每次提货的相应货款还掉就行了。这一灵活的抵押方式深受中小企业欢迎。
“两多两难”变了吗
温州有6000亿元民间资本,大多仍在观望
“金改”直指“两多两难”之困,不断推出各种创新平台和工具,积极打通民资顺畅流向实体经济的通道。那么,备受瞩目的“两多两难”状况变了吗?
“地下金融暗流浮上水面,这是‘金改’带来的一大成果。”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介绍。曾经多年难以治理的“地下钱庄”基本消失,现在,小贷公司、村镇银行、商业银行,都成为温州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的目标初步达成。
当然,“两多两难”问题不能说得到了根本解决。
“目前民间资本投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温州市长陈金彪说,初步估计,温州有6000亿元民间资本,持观望态度的相对较多。
从数据来看,截至今年2月21日,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登记的民间资金为14亿元,其中顺利成交1100多单,累计金额4.23亿元。这对于温州市的经济体量来说,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的支持意义。“在目前,温州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民间资本只是一个辅助渠道而已。”陈金彪坦言。
尤小平同样认为,想短时间解决“两多两难”问题,期望过高。比如,利率不实现市场化,民间存款就缺乏流出动力,村镇银行的源头之水就没有了;又比如,现在对小贷公司的税收远高于银行,一半收益成了税收,成本仍然转嫁到中小企业头上。
“三个落差”怎么填
“走得快”和“跟不上”的矛盾至今未解
陈金彪坦言,温州金融改革目前仍然存在“三个落差”:工作进程与民众期望的落差、现有服务体系与小微企业需求的落差、民间借贷活跃与监管力量薄弱的落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凡事都需要有法可依,但是融资是否合法、如何依法融资,都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而这方面的法律体系建设,目前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陈金彪说。
在温州,对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负责人徐智潜来说,碰到新问题,邀请金融办、房管、法院、银行以及融资中介机构等一起来探讨,已经成为常态。“走得快”和“跟不上”的矛盾至今未解。
小微企业的民间融资离不开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征信服务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撑。在目前,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情况与小微企业的市场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对顶层设计的呼声越来越强。温州“金改”在自下而上不断探索,但也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陈金彪解释:“比如温州开始兴起村镇银行,但是根据现有规定,它们的大部分股权仍然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的。如何突破这一门槛,就有待政策的支持。再比如,在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免不了甲方、乙方的资本交易。为了更好地激发民间资本的市场活力,交易所产生的税收能否享受一定的减免优惠?这一主动权也不在地方。”
尤小平呼吁有所作为、大胆创新:“只要不触犯法律,就要有勇气尝试。金融改革关键在配套,各个方面大大小小的需求,得方方面面配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