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基金推跑赢市场新策略:收缩战线 集中持股
小基金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首选策略可能就是收缩战线,加大集中投资。解读当前偏股型基金业绩冠军——宝盈核心优势基金的前后两任基金经理的持股表现,实际上也印证了集中操作、减少持股数量对小基金的重要性。
⊙记者 安仲文 ○编辑 张亦文
小基金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首选策略可能就是收缩战线,加大集中投资。
“在结构性市场中,有限的资金只会流向有限的品种上。”大摩华鑫专户投资总监王建立向《上海证券报》坦言,结构性市场中的特点存在投资机会,但可投资的品种相对有限,有限的资金可能只会流向有限的板块,这实际意味着大而全的投资策略往往难以战胜市场。
类指数化的投资策略实际上是基金经理追求保守平衡的结果。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曾在一次会议上批评基金经理持股数量过大,这位基金公司高管认为,基金经理持股数量过多导致基金难以把握重点与核心,也无法对重仓股进行深度研究。“没有哪个基金经理能够负责好七十只股票,我们希望基金经理覆盖好三十只股票就足够了。”上述基金公司高管还强调,基金经理持股数量过多不仅导致基金经理难以深度了解所持有的品种,同时在市场震荡波动的环境中,持股过多的基金经理更容易被动的买进卖出、追涨杀跌。
基金经理持股数量过多在很大程度上将主动型的基金产品变成了指数基金。原南方基金的一位投资主管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曾认为,专户投资和小基金投资应当凸出集中投资的特点,如果专户理财配置的股票数量过多,实际上就变成了公募基金的指数产品,这显然无法达到专户投资人的期望。
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人士就当前专户理财产品表现低迷时认为,当前不少专户产品的投资经理来自公募基金岗位,而这些公募基金经理投资的特点就是“指数化”,战线拉得太长,导致专户理财的灵活优势难以发挥出来,专户产品的净值表现也给外界公募化的印象。上述解读与融通基金投资总监陈晓生的观点也颇为类似。陈晓生认为,做好小型基金和专户产品需要强化个股研究,对核心品种采取集中投资的模式,否则即便某些品种出现翻倍,也难以提高这类小规模产品的净值;陈晓生认为专户产品的持股数量不应该超过15只。
“我们也注意到市场反弹后,一些高仓位基金跑输了,但一些低仓位基金的净值却在不断增长。”信达澳银的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当前市场格局中大多数行业都不具备明显的投资机会,但市场分化也异常严重,大多数股票表现极为低迷,但有一些股票不但能战胜市场,而且一些领域的股票可能都具有翻倍的机会。上述基金经理认为他管理的小基金近期未能有出色表现的原因在于持股数量超过了50只,虽然前十大重仓股中有部分品种表现极为强势,同时持有的创业板股票也表现强于市场,但持有的创业板股票占基金净值约在3%,未能集中操作核心品种,因此部分强势股对净值的提升有限。
解读当前偏股型基金业绩冠军——宝盈核心优势基金的前后两任基金经理的持股表现,实际上也印证了集中操作、减少持股数量对小基金的重要性。宝盈核心优势基金截至去年6月30日,第一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3.2%,前三大重仓股合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约9%,这意味着该基金持股数量可能在50只左右,即便第一大重仓股出现翻倍,对该基金的净值影响也极为有限。而从去年七月份开始,该基金新基金经理的策略是调整持股数量,集中操作核心品种,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数据显示,宝盈核心优势基金的前三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全部超过8%,合计占比超过24%,反映出该基金的持股数量可能在二三十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