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需政策再给力
近年来,尽管金融支农的政策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逐渐衰落、金融服务短缺现象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农民贷款难现状在全国仍具普遍性。戴公兴将合作金融称做“草根金融”,他认为,政府应通过实施税收减免、差别监管等扶持政策,为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尽管金融支农的政策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逐渐衰落、金融服务短缺现象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农民贷款难现状在全国仍具普遍性。农民贷款难如何破解?
◆◆◆车迎新委员
减轻农民利率负担
“金融服务‘三农’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银行监事长车迎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加大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优惠政策的力度,以财政贴息的方法扩大支农贷款的效果,减少银行的风险。同时,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应有效控制农村市场的利率,缓解农民利率负担过重的问题,虽然这是行政措施,但也是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车迎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贷款利率一直在下降,而农村则反而处于上升态势。“人民银行应该考虑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有效控制农村的利率。”车迎新建议说。他认为,既然能够通过限制贷款规模的方式限制贷款的总量,那么用利率限制的方法也可以让农民减少一些利率过高产生的负担。“虽然这是一个行政化的措施,但是为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也不失为一时的权宜之计。”与此同时,车迎新还建议人民银行应设法减少对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的交存额度。他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对那些想把贷款放到农村去、想做农村金融的机构是一种很好的支持。
此外,车迎新还表示,如果想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的发展,就需要教育培养农村市场的诚信能力,一旦有了诚信基础,农村的环境有所改善,机构就都会愿意来农村做业务,资金就一定会慢慢回流。
◆◆◆戴公兴委员
培育农村合作金融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戴公兴看来,单靠商业性金融难以有效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难题,而合作金融兼顾合作制核心原则与市场经济法则,遵循“小范围”、“小规模”、“封闭运行”等基本原则,是一种以互助共赢为宗旨的内生性金融制度安排,与商业性金融相比,具有信息对称、系统风险可控、节约交易成本、互助共赢的比较优势,这使得合作性金融在高成本农村金融市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戴公兴将合作金融称做“草根金融”,他认为,政府应通过实施税收减免、差别监管等扶持政策,为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此外,进一步发挥财税扶持政策的杠杆效应和优惠货币监管政策的引导作用,有效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合作金融的发展。戴公兴还建议,应该进一步放开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支持以供销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合作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