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银行三年股改 外资持股跌落25%红线
通过此次股改其外资比例终于降至24.93%,随着外资占比问题的解决,该行的上市步伐也进一步加快。截至2011年底,厦门银行总资产为700.81亿元,净利润3.78亿元;而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则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50.96亿元,实现净利润5.9亿元,据悉,该行总资产于2012年底已超过2000亿。
通过此次股改其外资比例终于降至24.93%,随着外资占比问题的解决,该行的上市步伐也进一步加快。
理财周报记者 陈虹霖/上海报道
近日,城商行队伍又添新军。历经三年多的股改,原属中外合资银行性质的厦门国际银行终将外资股份压在25%的红线之内,转身为中资城商行。此前,由于外资比例过大而带来不少发展限制,厦门国际银行一直急于脱去“中外合资”的帽子,同时,此次股改或许有更深远的含义,尤其为近8年的上市梦扫清了障碍。
大股东减持,福建国资掌权
不久前,福建国资委网站对外发布消息,“厦门国际银行已于2013年1月31日办理完成股东变更的工商登记手续,顺利完成股改工作。目前,厦门国际银行注册资本已增至20.043亿元,外资股比已降至24.93%,公司组织形式已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完成股权结构调整,满足了中资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要求,为其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公开资料,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总部设在厦门,改制前,其外资占比超过60%。香港闽信集团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36.75%,日本新生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分别持股10%,美国赛诺金融集团持股5%。另外,中资股东包括工商银行、福建投资开发集团、厦门建发集团,合计持股38.25%。其中,福建投资开发集团(原名福建投资企业集团)为香港闽信集团的控股股东。
由于该行增资扩股具体方案一直未对外公布,如今具体的股权结构令外界倍感好奇。理财周报记者致电厦门国际银行相关人士询问情况,对方表示4月份将统一告知,目前还不便透露。
不过,闽信集团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持股比例已经17%不到。厦银方面通过引入第三方参与增资扩股计划,新增了很多小股东,现在的股权显得更分散,不过大部分都是福建国资旗下企业,最终控制权还是在福建国资手中。”
曾分三期增资扩股,闽信持股已降至16.93%
实际上,该行股改工作多年前就开始筹划,并从2011年紧锣密鼓地进行,主要通过原有股权转让和引入新投资者增资扩股两种方式。
厦门国际银行一分行副总曾表示 “我们是一家好银行,谁愿意放弃大股东地位?想进来的资金很多,现有股东都不愿降低自己的持有比例。”
当时曾有业内人士透露,该行股改的大致方案为:福建投资开发集团将收购闽信集团所拥有的厦门国际银行股份,同时与中国工商银行、建发集团一起向厦门国际银行增资扩股,而亚洲开发银行、本新生银行和美国赛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则不增资扩股,外资控股比率将下降到25%以内。
然而,该方案此后不断调整细化,实际上,历时3年的股改过程比最初的计划显得复杂许多。
首先是日本新生银行出乎意料地退出厦门国际银行。2011年2月12日,银监会批准日本新生银行股权转让计划,将其所持的10%股权转让给另外两大中资股东,其中福建投资企业集团公司受让6.15%的股权,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受让3.85%的股权。至此,厦门国际银行的外资比例变为51.75%。
随后,大股东闽信集团向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出售厦门国际银行5%股权,持股则降至31.75%。由此计算的外资比例仍然高达46.75%。
最终降低外资占比的方式还得靠2012年正式启动的“增资扩股”计划。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此次增资扩股于2012年11月正式获得银监会批准,12月份开始分三期发行新股,香港闽信集团、亚洲开发银行、美国赛诺金融集团均未参与该计划,使得三家外资股东持股比例被稀释至24.93%。其中大股东闽信集团占比16.93%,亚洲开发银行、美国赛诺金融集团共持有8%左右。
据了解,闽信集团的控股股东“福建投资开发集团”积极参与了此次增资计划,但具体数额不详。除此之外,厦门国际银行于2012年3月就开始陆续举行增资扩股签约仪式,先后引进福建华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华发集团、九龙江建设有限公司、福建漳龙实业有限公司、国脉科技等企业参与该计划。据公开资料,该行此次增资9.3534亿股,引资约56亿元,约合6元/股。
总资产超2000亿,上市步伐加快
随着此次股改成功,厦门市继厦门银行之后,又迎来一家本土城商行。
对比两家银行的数据来看,厦门国际银行资本规模和盈利能力均超过厦门银行。截至2011年底,厦门银行总资产为700.81亿元,净利润3.78亿元;而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则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50.96亿元,实现净利润5.9亿元,据悉,该行总资产于2012年底已超过2000亿。
不过,2011年厦门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77.47%,相比之下厦门国际银行9.62%的增长率则颇为逊色。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头顶合资银行之名,厦门国际银行的盈利增长已遭遇瓶颈。“虽然是中外合资,但是银监会将其视为外资银行进行监管。”对此,厦门国际银行内部人士曾慨叹:“业务审批太困难了,打着‘国际银行’的招牌却受困于福建。”
随着此次“身份”的转变,给厦门国际银行更大的突破在于扫清“上市障碍”。
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有关厦门国际银行想要上市的消息便屡见报端。由于外资股本超过了50%,如果要在A股上市其比例必须压在25%红线以内,于是多年来硬件的缺失让厦门国际银行上市始终是浮于空中。
通过此次股改其外资比例终于降至24.93%,随着外资占比问题的解决,该行的上市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在福建国资委发布“厦门国际银行成功举行增资扩股签约仪式”公告时明确指出,“下一步,厦门国际银行将依托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特色经营管理模式以及跨越中港澳三地的机构网点,进一步加快全国性发展步伐,努力开辟做精做强的特色发展道路,争取早日上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