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起程之道:民生是经济问题
在上一届政府任期之内,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大概是留给新一届政府最有分量的“遗产”。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新一届政府如果能够完成以民生促进转型的历史大任,中国经济再度实现30年的稳定增长,也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梦想。
三联生活周刊封面。
民生是经济问题——新政府的起程之道
谢九
“两会”之后,新一届政府正式登上舞台中央。
在上一届政府任期之内,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大概是留给新一届政府最有分量的“遗产”。但与此同时,在上一届政府的最后任期之内,中国经济增速跌破8%,持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戛然而止。如何让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继续稳定增长,将成为新一届政府的重要挑战。
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没有灵丹妙药,办法无非还是刺激国内的消费潜力,实现增长模式从投资向消费转型,但具体如何才能刺激消费,才是对新政府的真正考验。向消费转型的口号在中国已经呼喊多年,但一直未见真正实效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的民生基础先天不足,没有坚实的民生支撑,刺激消费也就只能成为口号和幻想。
建设中的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工地现场
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将民生投入视为发展经济的拖累,在资源有限的制约下,对民生多一分投入,意味着少了一分可用来发展经济的资源。于是,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一直将资源优先配置在投资和再生产,从而牺牲了对于民生的应有投入。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中国面临各种资源不足的挑战,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有其合理之处,保证了中国经济在一片废墟上起飞,但这种模式发展30多年之后,现在继续以牺牲民生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速,已经变得既不合理,也不可持续。其不可持续之处在于中国的投资率已近极限水平,资源和环境等各种外部因素对这种粗放型增长模式的制约越来越强;其不合理之处在于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纯粹为了增长而增长,经济增长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经济要想实现向消费转型,首先要转变的是对待民生的态度,对于未来的中国经济,民生投入不再是负担,而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如果始终将民生视为负担,中国经济的转型也就始终遥遥无期。
改善民生,首要的任务自然是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通过经济发展解决社会矛盾,重视做大蛋糕而忽略了分配蛋糕,这使得30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并没有最大程度地为全体人民所享,反而使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并没有因为经济发展而缓解。今年2月份,酝酿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终于出台,明确提出要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一些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做出了相应回应,但在一些具体措施上,改革力度距离人们的期待还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如果要将民生提高到经济发展引擎的高度来看,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还需要大大加强。
除了收入分配,提高财政支出向民生的倾斜力度,是改善民生的另外一条路径。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已经明显加大了对于民生领域的投入,但这种投入更多只能算是弥补历史欠账。在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等多座大山的压力之下,民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都被大大抑制。
重新分配蛋糕,也就意味着要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政府的税收、国企的利润、寻租者的灰色收益……都将被或轻或重地触动,对于新一届政府而言,改革的重重阻力自是不难想象。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新一届政府如果能够完成以民生促进转型的历史大任,中国经济再度实现30年的稳定增长,也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