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水泥出口先扬后抑
2013-02-28 10:47935
2012年我国水泥出口量先扬后抑,出口量从1月份的45.4万吨震荡上扬至9月份140.8万吨的高位,之后出现季节性回落,12月当月出口量为97.1万吨,同比增加28.4%,环比减少23.7%。2012年,我国出口普通硅酸盐水泥906.8万吨,增长4.7%,占同期我国水泥出口总量的75.6%;出口水泥熟料275.7万吨,增长52.2%,占23%,所占比重较2011年上升5.9个百分点。
2012年我国水泥出口量先扬后抑,出口量从1月份的45.4万吨震荡上扬至9月份140.8万吨的高位,之后出现季节性回落,12月当月出口量为97.1万吨,同比增加28.4%,环比减少23.7%。与此同时,出口均价在1月份达64.5美元的历史高位之后,开始持续回落,12月当月出口均价回落至每吨53.5美元,同比下跌15.2%,环比下跌0.2%。
2012年,我国出口普通硅酸盐水泥906.8万吨,增长4.7%,占同期我国水泥出口总量的75.6%;出口水泥熟料275.7万吨,增长52.2%,占23%,所占比重较2011年上升5.9个百分点。此外,白水泥出口9.7万吨,增长71.5%,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
2012年,我国大陆对非洲出口水泥555.6万吨,增加9.1%,占同期我国水泥出口总量的46.3%,所占比重较2011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依然保持我国最大水泥出口市场位置;对东盟出口126.7万吨,增加1.4倍,占10.6%,超越蒙古跃居第二;对蒙古出口121.9万吨,增加48.6%,占10.2%。此外,对美、欧、台三大传统市场出口继续萎缩,其中对美国出口39.9万吨,减少32.9%;对欧盟和台湾出口仅分别为2.2万和0.3万吨,减少87.7%和99.3%。
量增价跌的主要原因
周边国家或地区需求旺盛。在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不振的大背景下,东盟、蒙古、孟加拉国等新兴经济体纷纷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如印尼2011年~2014年国民经济中期发展规划建设总投资将达4000万亿盾(约4300亿美元),其中各项工程投资3348万亿盾;菲律宾政府计划2011年~2016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高达5.15万亿比索(约合1197亿美元)。蒙古也由于经济增速较高,基础建设投资规模延续,对水泥需求旺盛。东盟和蒙古等周遍国家或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拉动了这些市场对我国水泥的需求。
国内水泥供需矛盾加剧。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12年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高位回落,全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180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增速较2011年回落11.9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2012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1.8亿吨,同比增长7.4%,增速较2011年回落8.7个百分点。增速回落幅度明显不如房地产行业,水泥供大于求的状态有所加剧,国内水泥企业纷纷降价出口,以缓解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
煤价低迷为水泥价格下跌创造了空间。煤炭成本一般占水泥企业生产成本的30%~40%。受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的影响,2012年我国煤炭价格整体呈明显下降态势,下半年之后更是持续保持在每吨650元以下。其中,8月1日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降至626元/吨的低位,刷新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累计跌幅高达161元/吨。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低迷,有利于降低水泥企业的生产成本,为水泥降价出口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水泥行业提升空间有限
阻碍何来?
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迅猛扩张。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已达1637条,熟料产能高达16亿吨,加上在建项目,预计到2013年底我国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将达到18.23亿吨。按照1吨熟料生产1.55吨水泥的标准以及设计建设过程中会有10%~20%的富余度来计算,到2013年底,全国水泥实际产能将达到31.1亿吨,而未来1~2年内每年的水泥需求量难超25亿吨,意味着2013年全国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过剩30%。
兼并重组遭遇重重阻力。目前我国水泥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全国水泥企业现有4000多千家,规模在前10家的企业集中度仅为26%,远低于国际70%的平均数,导致水泥行业价格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常态化。对此,国家层面虽然不断推出兼并重组措施,但地方落实依然困难重重,错综复杂的利益分配让本来应该“市场化”的兼并重组非常困难,加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因为不同所有制而出现的重组难题,都阻碍了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实现大集团战略的推进。自2003年12月23日国办发[2003]103号文件开始对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国家发布了与水泥产业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文件多达38个,但国内水泥产能过剩顽疾仍无法根治。
出口障碍逐渐增多。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市场水泥需求恐难以出现较大提升。与此同时,非洲的最大市场安哥拉经过长期的战后恢复建设后,需求开始有所下降,部分非洲国家水泥产能迅猛扩张也将加剧非洲水泥市场的竞争。此外,俄罗斯水泥生产商正准备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同行向欧亚经济委员会提交联合声明,要求对三国市场进口廉价水泥采取反制措施。
发展空间几多?
新型城镇化提升市场需求空间。在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城镇化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从政策上看,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明年乃至接下来几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而城镇化建设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民住房等建设,这将有利于提升国内水泥需求的增长空间。
国家不断强化行业规范管理。2012年11月环保部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4项环保标准已在征求意见。新标准不但把氮氧化物的排放值从现行的每标准立方米800毫克下调到每标准立方米450毫克(现有)和每标准立方米320毫克(新建),同时还对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氨等提出更高要求。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将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的企业。国家不断强化水泥行业的规范管理,有利于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稳增长的背景下,2012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显增多,这些项目大部分将在2013年进入实际投入阶段,而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新型城镇化”列为2013年的主要工作任务,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国内市场的水泥需求,增强行业信心。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水泥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不容忽视。一方面,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依然制约着行业的向好发展;另一方面,出口障碍逐渐增多,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水泥出口的增长空间。因此,虽然2013年我国水泥行业生存环境将有所好转,但是提升空间将相对有限,特别是出口方面难以乐观。
2012年,我国出口普通硅酸盐水泥906.8万吨,增长4.7%,占同期我国水泥出口总量的75.6%;出口水泥熟料275.7万吨,增长52.2%,占23%,所占比重较2011年上升5.9个百分点。此外,白水泥出口9.7万吨,增长71.5%,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
2012年,我国大陆对非洲出口水泥555.6万吨,增加9.1%,占同期我国水泥出口总量的46.3%,所占比重较2011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依然保持我国最大水泥出口市场位置;对东盟出口126.7万吨,增加1.4倍,占10.6%,超越蒙古跃居第二;对蒙古出口121.9万吨,增加48.6%,占10.2%。此外,对美、欧、台三大传统市场出口继续萎缩,其中对美国出口39.9万吨,减少32.9%;对欧盟和台湾出口仅分别为2.2万和0.3万吨,减少87.7%和99.3%。
量增价跌的主要原因
周边国家或地区需求旺盛。在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不振的大背景下,东盟、蒙古、孟加拉国等新兴经济体纷纷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如印尼2011年~2014年国民经济中期发展规划建设总投资将达4000万亿盾(约4300亿美元),其中各项工程投资3348万亿盾;菲律宾政府计划2011年~2016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高达5.15万亿比索(约合1197亿美元)。蒙古也由于经济增速较高,基础建设投资规模延续,对水泥需求旺盛。东盟和蒙古等周遍国家或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拉动了这些市场对我国水泥的需求。
国内水泥供需矛盾加剧。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12年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高位回落,全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180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增速较2011年回落11.9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2012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1.8亿吨,同比增长7.4%,增速较2011年回落8.7个百分点。增速回落幅度明显不如房地产行业,水泥供大于求的状态有所加剧,国内水泥企业纷纷降价出口,以缓解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
煤价低迷为水泥价格下跌创造了空间。煤炭成本一般占水泥企业生产成本的30%~40%。受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的影响,2012年我国煤炭价格整体呈明显下降态势,下半年之后更是持续保持在每吨650元以下。其中,8月1日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降至626元/吨的低位,刷新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累计跌幅高达161元/吨。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低迷,有利于降低水泥企业的生产成本,为水泥降价出口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水泥行业提升空间有限
阻碍何来?
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迅猛扩张。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已达1637条,熟料产能高达16亿吨,加上在建项目,预计到2013年底我国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将达到18.23亿吨。按照1吨熟料生产1.55吨水泥的标准以及设计建设过程中会有10%~20%的富余度来计算,到2013年底,全国水泥实际产能将达到31.1亿吨,而未来1~2年内每年的水泥需求量难超25亿吨,意味着2013年全国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过剩30%。
兼并重组遭遇重重阻力。目前我国水泥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全国水泥企业现有4000多千家,规模在前10家的企业集中度仅为26%,远低于国际70%的平均数,导致水泥行业价格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常态化。对此,国家层面虽然不断推出兼并重组措施,但地方落实依然困难重重,错综复杂的利益分配让本来应该“市场化”的兼并重组非常困难,加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因为不同所有制而出现的重组难题,都阻碍了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实现大集团战略的推进。自2003年12月23日国办发[2003]103号文件开始对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国家发布了与水泥产业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文件多达38个,但国内水泥产能过剩顽疾仍无法根治。
出口障碍逐渐增多。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市场水泥需求恐难以出现较大提升。与此同时,非洲的最大市场安哥拉经过长期的战后恢复建设后,需求开始有所下降,部分非洲国家水泥产能迅猛扩张也将加剧非洲水泥市场的竞争。此外,俄罗斯水泥生产商正准备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同行向欧亚经济委员会提交联合声明,要求对三国市场进口廉价水泥采取反制措施。
发展空间几多?
新型城镇化提升市场需求空间。在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城镇化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从政策上看,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明年乃至接下来几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而城镇化建设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民住房等建设,这将有利于提升国内水泥需求的增长空间。
国家不断强化行业规范管理。2012年11月环保部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4项环保标准已在征求意见。新标准不但把氮氧化物的排放值从现行的每标准立方米800毫克下调到每标准立方米450毫克(现有)和每标准立方米320毫克(新建),同时还对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氨等提出更高要求。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将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的企业。国家不断强化水泥行业的规范管理,有利于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稳增长的背景下,2012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显增多,这些项目大部分将在2013年进入实际投入阶段,而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新型城镇化”列为2013年的主要工作任务,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国内市场的水泥需求,增强行业信心。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水泥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不容忽视。一方面,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依然制约着行业的向好发展;另一方面,出口障碍逐渐增多,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水泥出口的增长空间。因此,虽然2013年我国水泥行业生存环境将有所好转,但是提升空间将相对有限,特别是出口方面难以乐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