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16城GDP逼近9万亿 总量占全国17.3%
“2012年,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GDP总量逼近9万亿元。郁鸿胜在其进行的“长三角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就将江苏昆山、浙江嘉兴等地纳入了上海区域经济板块中。郁鸿胜认为,形成这样经济外洼地的原因在于上海郊区、城区,无论是政策还是产业,都是脱节发展。
“2012年,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GDP总量逼近9万亿元。”2月26日,长期从事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跟踪、分析和研究的无锡市统计局公布称,除上海、苏州较早迈入GDP“万亿俱乐部”外,有6个城市GDP总量超过5000亿元。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有所提速,苏北、浙西南等地后发优势明显,区域内部差距正逐渐缩小。”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洋经济已成为长三角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海洋经济的1/3就是由长三角贡献的。
据了解,沿海11个城市,有9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列前15位。去年中国的GDP约为51.93万亿元。
劳动力成本明显上涨
无锡市统计局披露的2012年长三角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显示,上年度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到89951亿元,增速均值为10.1%,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7.3%。分析报告认为,长三角地区作为东部对外开放的窗口,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增速略有回落,但仍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需、外资及外向型制造业疲软的大背景下,长三角核心区经济运行“三驾马车”中的两驾:消费、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报告指出,2012年长三角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万亿元,达到4.16万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较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达到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事实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不仅成为CPI上涨的助力,也对中国大部分的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近年来,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愈演愈烈的“用工荒”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
中国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在我国两大制造业中心珠三角和长三角,劳动力成本上涨了20%-25%,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12%。
为此,任仕达职场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企业可以考虑给有潜力的员工转岗,让他们学到不同的东西,同时应该开拓一些新的业务,让这些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能力。中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12,说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做到减少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完全可以让企业和员工双双获益。劳动力价格上涨已经是趋势。但是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为人才涨薪促人企双赢才是关键。
打造“上海经济区”
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的长三角地区,2012年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约占中国GDP总量的21%,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城市群。上海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2012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榜单”显示,2012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长三角25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的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上海以2万亿元位居榜首,苏州突破1万亿元,杭州、无锡、南京、宁波等4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均已超过6000亿元。
“发生变化的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郁鸿胜表示,上海对长三角的带动作用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这也将意味着,上海未来对长三角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将更多体现在服务业上。
在整个区域结构变化的过程中,上海与周边城市的互动也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郁鸿胜在其进行的“长三角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就将江苏昆山、浙江嘉兴等地纳入了上海区域经济板块中。
郁鸿胜认为,形成这样经济外洼地的原因在于上海郊区、城区,无论是政策还是产业,都是脱节发展。“而昆山、嘉兴等地城市都是一体化的,城乡连贯发展的特征在上海的周边城市显得格外明显。”
“上海的郊区不能等。”郁鸿胜说,上海郊区的建设要把周边城市看成自己的腹地,打破行政区划的封锁。“基础设施通到周边,并不会分流上海自身的资源,反而会对上海自身的发展有利。”有业界专家认为,“上海需要能够真正打破区域的概念,进行一个包括周边城市在内的上海经济区大规划。”(《国际金融报》记者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