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储投资多元化潜行 或试图英国抄底
[ 孙立坚表示,中国外储规模已足够应付游资对我国汇率的冲击;孙立坚还表示,当前外汇局进军英国地产市场更多的是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更多地利用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 孙立坚表示,中国外储规模已足够应付游资对我国汇率的冲击;同时,全球以美债为首的安全资产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
就在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呼声高涨之时,人们发现国家外汇局对于外汇储备的投资配置风格,已经开始发生悄然的转换。
有媒体近日报道称,外汇局已经在积极而审慎地投资英国房地产和基础设施行业。
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中国外储规模已足够应付游资对我国汇率的冲击;同时,随着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强化和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全球以美债为首的安全资产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而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则称,现在投资英国也是抄底的好时机。
外储投资多元化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据跟踪房地产并购的数据提供商和被投资公司披露的信息,从2012年5月份以来,中国外汇局在英国注册的全资子公司Gingko Tree Investment Ltd。已经做出至少四笔投资,投资对象包括水务公司、学生公寓,以及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写字楼,金额超过16亿美元。知情人士表示Gingko Tree还有其他投资,但具体情况没有公开披露。
对此,孙立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外汇局投资英国地产和水务规模还是有限的,表明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可以拿出来一部分钱用于投资实业。
“外汇储备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是用来稳定本国货币,而我国目前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应对可能存在的投机行为。”孙立坚说,“在这种情况下,把外汇储备存起来不用实际上是一种浪费。把多余的外汇储备拿出来从事一些有建设性的投资,这是目前外汇储备投资地产所释放出来的最鲜明的信号。”
一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对外投资绝大部分是以债权形式持有,特别是持有美国债占到了对外持有债权的绝大部分。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累计共持有美国国债1.2028万亿美元,占到了去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3.31万亿美元的1/3以上。
然而从流量上看,随着资本账户对外投资的逐步放开和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推进,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其他投资的规模正在扩大。
国家外汇局统计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已经从2006年的906亿美元扩大到了去年9月末的4170亿美元,股权投资也从2006年的15亿美元扩大到了去年9月末的2518亿美元。
业界普遍认为,对外债权投资收益率远远低于股权投资,而国际主权债务危机出现之后,债权投资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大,因此无论从外储保值增值的角度还是从分散对外投资风险的角度,调整投资方式和结构都显得尤为必要。
“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家都采取超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于主要持有美债的中国资产安全形成比较大的挑战。”孙立坚说,“从这一点来讲,我国需要改变外汇储备投资的形式。”
海外抄底良机?
而就在外汇局投资英国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之时,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也积极介入了英国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
对此,梅新育对本报表示,现在投资英国主要还是对英国未来经济复苏比较有信心,并且由于目前英国经济不景气,现在买进来也是抄底的好时机。
“从投资方向来看,外汇局的投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水务公司拥有稳定的收益,并且英国基础设施普遍比较陈旧,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梅新育表示,中国是欧美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参与国,外汇局的这种投资可能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探索。
近年来,包括卡塔尔、阿塞拜疆、马来西亚等在内的多国主权财富基金和储备当局都开始瞄准、介入收购伦敦的房地产行业,这意味着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着手抄底发达国家资产的国家。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时对英国的房地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目前英国房地产价格已经大幅回落,因此从商业投资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介入英国房地产投资的好时机。
孙立坚还表示,当前外汇局进军英国地产市场更多的是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更多地利用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我认为这也是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承担大国责任的表现。”孙立坚说,“其他国家进军英国市场有可能是低价进、高价出的投资。但我国更多的是一种中长期的投资,立足于推进实业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