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GDP增速将回升至8.23%
2月23日,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高层研讨会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式(CQMM)春季预测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对中国2013—2014年共8个季度的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及相关政策模拟结果。
本报讯(记者冯爱琴)2月23日,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高层研讨会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式(CQMM)春季预测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对中国2013—2014年共8个季度的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及相关政策模拟结果。
会议简要回顾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对2013年和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作出预测,并提出政策分析和建议。报告提出两个主要观点,第一,尽管存在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2013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GDP增速将比2012年提高0.43个百分点,达到8.23%,到2014年,GDP增长率将进一步回升至8.84%。虽然外部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2013年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2013年CPI可望保持在3.11%,2014年CPI可能持续攀升至3.88%。第二,2013年欧元经济区不确定性的下降和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将促进中国的进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国内城镇化的推进将促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也将有利于保持消费平稳增长。
此外,报告还提出,短期内投资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课题组认为,要推进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调整,使之从投资驱动型的经济转向消费、投资、出口的协调发展,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努力。
对于报告所作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表示认可。他说,到目前为止,可搜集到的关于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的代表性意见有四种:一是“大幅下降论”,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大幅降至5%—6%;二是“7时代论”,认为7%将是常态;三是“超越新常态论”,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将超越“新常态”,GDP增速有望达到9.3%;四是“微幅回升论”,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回升,但是幅度不会很大,大约在8.2%—8.4%。刘树成认为,自己的看法同该报告课题组的预测均属于上述第四种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认为,目前中国还处于经济复苏的初始阶段,经济政策导向需要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的势头,但在目前的实体经济中,企业的效益还非常弱。在此情况下,尽管报告预测2013年经济增长的速度略高于2012年,但对于下行的风险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他表示,下行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发达经济体复苏非常缓慢的态势。
会上,与会者围绕“财政调整与改善民生”的会议主题进行了交流。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此次报告没有简单地说调整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而是强调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比例问题,这具有现实意义。他说,过去曾有提高两个比重的导向,现在看来,只看到总量概念上的这两个比重,还不足以应对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生活里面矛盾凸显所需要回应的问题。一定要进一步探究,促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收入分配格局和机制的形成,这是一个进一步探讨的重点问题。
会议同时举行了“China Macroeconomic Outlook”首发式。据介绍,自2012年秋季预测报告起,施普林格出版社与厦门大学合作,出版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预测报告的英文版——“China Macroeconomic Outlook”,向全世界发行。
此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联合举办。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厦门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报告提出的各项经济指标、问题、政策建议及会议主题发表了各自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