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寿险满期给付压力袭来
而随着寿险业“开门红”进入尾声,今年监管层重点关注的寿险满期给付压力,第一波已经来袭。客户资源流失引发的退保风险,才是满期给付后的可怕之处,这将对险企资金流造成负面影响。
“2013年,可能是保险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年初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如是概括今年保险业发展可能面临的境况。
而随着寿险业“开门红”进入尾声,今年监管层重点关注的寿险满期给付压力,第一波已经来袭。根据业内估算,今年全国保险业仅分红险给付到期总额可能超过500亿元,这一数字来自于2002年和2007年两次分红险销售高峰时期发售的10年和5年期产品。
分红险给付或超500亿元
满期给付,相当于银行的归还本息,它一方面意味着之前利润的确认,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负债规模和可用资金规模的减小。满期给付的压力主要是对当期净利润的压力,满期给付的风险主要是流动性的风险。
从数据上看,主要用于满期给付的寿险赔付支出一般集中在一季度,与“开门红”衔接。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解释,因为满期给付意味着对存量客户的挽留和二次开发,从而形成“开门红”;而这种集中又会持续导致几年以后保单的集中到期,“开门红”与满期给付基本上是循环往复的自我强化。而2012年四家上市险企寿险赔付支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将超20%.从三季度同比增速来看,平安人寿赔付支出增速最快,接近40%,太平洋人寿为22%,中国人寿同比仅增长4%.长江证券调研认为,2013年各险企将延续高赔付的态势,满期赔付规模较大。
监管层对于满期给付压力早有预见。在年初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曾指出,由于近几年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低于五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寿险业面临的退保压力比较大;同时今年也是寿险满期给付的高峰,个别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现金流不足的风险。
2001年~2002年,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等创新产品热销,开启了分红险的第一次销售高峰;随后,受银保业务驱动,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在2007年~2008年受到热捧,由此形成了分红险第二波销售高潮。这两个销售高峰期热销的5年期、10年期分红险满期分别集中在2006年~2007年、2011年~2013年,特别是2007年、2008年热卖的分红险产品以5年期为主,因此,2008年销售的5年期分红险今年将直面给付压力。
由此,项俊波在年初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险监管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其中要重点关注寿险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据业内估算,今年全国保险业仅分红险给付到期总额可能超过500亿元。
全面提升满期给付能力
长江证券对日常保险产品的追踪显示,当前市场上80%的分红产品对满期给付的定义一般为所缴保费的105%,而一般产品主要集中在5年期和10年期,这意味着一个客户的满期给付需要5张新单的弥补,满期给付的规模较大。“从存量资产和新增保费两个角度来看,如果仅看存量资产,当前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并不足以覆盖赔付支出的需要;考虑新增保费收入从经营现金流角度来看,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前现金流情况可以容忍赔付支出50%左右。”刘俊认为。
面对可预知的给付风险,险企和监管机构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一名寿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过去几年受资本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分红险投资收益普遍不及预期;另外,受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银保等渠道的产品退保增加,近期,多家公司已在内部要求在今年的给付高峰做好应对准备,防止客户因投资收益不理想而集中退保。
而占银保市场半壁江山的邮政渠道,面对满期给付压力也顺势而动。2月1日,在全国邮政代理保险业务满期给付及加强与中国人寿账单一体化合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针对代理保险满期给付工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荣林要求各级机构要与保险公司协商,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客户满期给付和投诉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长效机制,及时化解潜在风险,确保满期给付和客户投诉及危机处理工作流程化、日常化;要加强培训,提升满期给付能力。各级机构要联合相关保险公司切实做好营业机构满期给付和客户投诉及危机事件处理培训工作,将满期给付流程和标准安抚话术培训到人,落实到位;要有效隔离,积极处置群体事件。在遇到客户投诉或危机事件时,各级机构应及时妥善处理,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和冲突;各级机构要加强舆情监控工作,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与此同时,分红险满期给付的相关问题也逐步被保监系统提上监管日程。今年年初,上海保监局就分红险业务满期给付工作下发了指导意见,要求各寿险公司加强满期给付业务的客户统计和风险排查工作;完善内部运营处理流程,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做好银行渠道的准备和沟通工作;及时上报该局自查过程中发现的有可能引发群访群诉、重大投诉、集中退保的风险点;做好客户后续发展工作。
满期给付本身并非风险
尽管寿险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被监管层视为今年重点防范的风险之一,但“满期给付本身并不是风险”,刘俊称,监管部门将其视为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担忧。一是公司资产流动性不足,“这主要是流动性问题以及偿付能力问题;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满期给付将会引发客户流失,保单的到期意味着存量客户资源的价值贡献已经结束,必须进行二次开发,而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化,这部分客户资源面临流失的风险”。
客户资源流失引发的退保风险,才是满期给付后的可怕之处,这将对险企资金流造成负面影响。2007年,A股市场一度高歌猛进,当年一些寿险公司跟进推出5年期分红险,在销售中不乏夸大对投资收益的宣传,若分红金额不能达到当年承诺的水平,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客户是否还继续购买分红险;而持有未到期分红险保单的客户,也将按照分红情况决定是否退保,这都是险企将面临的挑战。按照近年分红险的市场份额,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等险企到期的分红险保单数量和保费总金额较大,其所面临的给付压力也较大。
另外,监管部门将满期给付视为重点防范的风险,还源自于对部分中小公司责任准备金不足的担忧。大型保险公司现金流能顺利通过满期给付的考验,但对于部分中小规模的寿险公司来说,在保费收入增速大幅下滑的同时,可能存在准备金计提不足的问题,风险暴露的危险较大。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同样认为,在经济环境不佳的同时,寿险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难题,产品满期给付骤增与保费增速下降,导致资产配置难度加大,致使资本补充机制不完善的中小寿险公司面临现金流压力。
因此,尽管今年并非寿险业首次面临分红险满期给付高峰,但由于去年以来,部分公司退保率持续处于高位,且存在非正常退保激增的风险,陆续到期的分红险保单满期给付压力增大的问题,仍需引起全行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