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会议将遭遇“汇率战争”严峻考验
自日本新一届政府力推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国际市场上有关“汇率战争”的疑虑四起。对“汇率战争”的担忧并非危言耸听,各主要经济体都有很强的激励加入到竞争性贬值的行列中来。倘若实质上的“汇率战争”难以避免,进一步促进内需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唯一的出路。
自日本新一届政府力推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国际市场上有关“汇率战争”的疑虑四起。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1月21日发表题为“央行独立性处于险境”的讲话,点名批评日本和匈牙利两国政府施压央行的做法,将“汇率战争”的风险抬到了风口浪尖。
为应对国际社会的指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月30日在国会作出辩解,政府及央行有关措施的目的是打击通缩及维持经济增长(而不是操纵汇率)。事后看,这种辩解并没有让国际社会信服。
2月12日,包括日本在内的七国集团(G7)罕见地发表联合声明,重申财政和货币政策绝不能用于令货币贬值,决心由市场决定汇率,避免可能影响经济和金融稳定的汇率无序和过度波动。一位不具名的美国官员强调,该声明旨在对日元的过度波动提出批评。
但吊诡的是,在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看来,这份声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日本方面表示,该声明为日本继续努力使通货再膨胀刺激经济开了绿灯。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就此认为,G7承认日本政策措施并非意图影响外汇市场。
同一份声明,相反的解读,显示出声明文本的暧昧不清。分析文本,G7的声明沿袭了安倍晋三此前的辩解,政府及央行不能着眼于货币贬值。但问题是,这种文字游戏并不能掩盖“汇率战争”的本质——日本政府及央行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导致了日元的快速贬值,点燃了事实上的“汇率战争”。2月15日至16日,G20会议在莫斯科举行,市场预计这次会议将重申G7的观点。倘若G20所达成的共识,在文本上与G7声明保持一致,不难预期,这种模棱两可的措辞将不仅无助于缓解“汇率战争”,甚至变相鼓励各国打着“抗击通缩”的旗号,行竞争性贬值之实。
这种结果无疑将让市场十分失望,也是此次G20会议所面临的最严峻考验。全球决策层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所达成的最关键共识,莫过于G20国家对于“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的承诺。正是在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下,各主要经济体才得以“熬”过欧债危机、中国经济减速及美国财政博弈等困难,蹒蹒跚跚没出什么大问题。但就目前的形势看,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将在2013年被撕开缝隙,甚至可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对“汇率战争”的担忧并非危言耸听,各主要经济体都有很强的激励加入到竞争性贬值的行列中来。除了此前重点关注的日本,日前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欧元区、美国及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全线萎缩,甚至衰退。从去年四季度GDP看,上述经济体均呈现超预期萎缩:欧元区季率下降0.6%,年率下降0.9%,均不及预期;美国年化季率下降0.1%,意外录得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萎缩;英国季率下降0.3%,年率持平,同样低于预期。每一个主要经济体都希望通过让本币贬值以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暧昧的与缺乏约束力的“共识”无疑将为此大开方便之门——这恰显示出G20这样规模巨大的国际组织就外汇政策达成一致所面临的困难,讨价还价之中,机会主义者总有空子可以钻。
为今的形势,中国可能要做好“汇率战争”的准备,而非仅仅把此当作一种谈判筹码,或者口头上的威胁。在此之前,就连最谨慎的欧洲央行发表了评论,更添市场对于“汇率战争”的忧虑。在2月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重申,欧洲央行的使命是瞄准通胀——即维持物价稳定——而不是瞄准汇率。但他补充道:“我们希望知道,这种升值是否会持续下去,它是否会影响我们对物价稳定的评估。”此外,德国央行董事会成员Andreas Dombret撰文警告,如其他措施未能见效,将以资本管制对抗“汇率战争”。
对于中国来说,“汇率战争”越来越高的可能性将让中国金融决策层陷入被动。在众多主要币种之中,惟独人民币难以推行竞争性贬值策略,因这将招来进一步的贸易报复,以及关税壁垒。在人民币已经大幅升值的背景下,欧美等国尚且全方位杯葛中国,遑论主动贬值?但对中国的出口商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如无意外,正在召开的G20会议将就各国的汇率政策展开辩论,中国需要尽可能避免“汇率战争”走向公开化,降低国际货币与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倘若实质上的“汇率战争”难以避免,进一步促进内需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