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再松绑将进一步缓解险企融资压力
“积极稳妥推动保险资金运用不断创新,以最大的宽容度去对待创新以及创新所带来的问题。近日,关于保监会即将“进一步降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债权投资计划门槛”、“重启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试点”的传闻甚嚣尘上,记者从多方了解,侧面证实了这一消息。
新华08网北京1月31日电(经济分析师李文卉)“积极稳妥推动保险资金运用不断创新,以最大的宽容度去对待创新以及创新所带来的问题。”1月28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3年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通报会议上的一番话,引发市场无限遐想。
近日,关于保监会即将“进一步降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债权投资计划门槛”、“重启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试点”的传闻甚嚣尘上,记者从多方了解,侧面证实了这一消息。
与热烈的市场传闻对比明显的是保险销售市场的冷淡,随着2月春节长假的来临,保险业也进入了传统的销售旺季,但多位寿险公司人士透露,1月以来的“开门红”业绩远远低于往年及预期,连银保系人士也坦言2013年的保费收入将承压,“监管层加大对销售误导的处罚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费规模的扩张。”
然而,保费收入的不尽如人意却并未影响市场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信心,“随着一系列投资新政的实施,从2013年开始,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将更偏重于固定收益及另类资产,投资收益将进入稳定期,偿付能力也将不会大起大落。”一家上市险企权益投资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新年伊始,保监会在2012年已推出10项险资投资新政的基础上再度创新。其中,拟放行保险集团发行次级债,意味着保险集团子公司将可以通过向集团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提高资本充足率;拟正式放行保险机构发售基金,将进一步推动保险行业的产品创新,提升行业竞争力,而基金代销收取的中间费用也将构成险企增收的一部分。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6.85万亿元,意味着保险行业拥有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但由于政策限制,以往保险资金最主要投资于存款及债券市场,投资渠道过窄导致了巨额险资的投资回报率低,并存在匹配风险等问题,常被市场诟病。
无独有偶,“再松绑”政策也直接针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试点”将重新开闸,获得资质的资管公司将可以面向保险机构发行“类基金”投资产品,那些没有直接入市资格的中小保险公司将有机会借此投资股市;降低保险资管公司发行债权投资计划门槛为注册制,由之前的向保监会资金运用部改为向保监会指定的注册机构报送注册材料,意味着将由市场而不是监管部门来承担企业资质的风险。
“去年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新政策对我们非常有利,不仅给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个合理合法的市场地位,而且可以跟券商、基金、信托同场竞技。”一位保险资管公司人士兴奋地表示。实际上,在市场共同期待政策层新利好的同时,2012年投资新政“组合拳”的红利已经开始逐步释放。
根据保监会数据,虽然2012年保险业增速低至个位数,但险资投资规模同比增长19.5%,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已由5家减少到2家,产险公司首次实现了全部达标。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公司已实现投资浮盈。而市场对政策的敏锐度也常常超出想象,从目前的操作情况来看,信托产品成了保险机构的投资首选,包括平安、泰康、新华等保险公司已经在“先行先试”。
上市险企方面。2012年,四大上市保险公司通过发债融资超过千亿元,再融资需求本来已经大大降低,如果2月能再推出几项新政,加上四家公司均已将股权和不动产投资“双牌照”收入囊中,其融资压力将得到进一步缓解。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考虑到2012年行业投资收益率非常低,未来几年投资将多元化发展,收益率有望达到6%以上,保险业盈利至少增长40%,盈利上升空间巨大。
一个多月前刚刚在港成功IPO的人保集团副总裁周立群也表示,“公司目前的资本补充压力已经大大缓解,在投资资产中,超过10%的权益类配置并不算低,但在投资政策和A股市场好转的双重利好下,我们对未来的盈利前景充满信心,所以并不打算调整目前的投资结构。”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保监会正在研究适时开放私募中票、国债期货、RQFII等投资品种。分析认为,随着险资对银行存款、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等大部分投资工具的规范化操作,险企的投资收益率将迎来一个稳固发展的时期,资金面的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