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金改:地方金改走向白热化
随着2012年12月21日泉州金改试验区的获批,贯穿2012年全年的金改浪潮行将收官。陈金龙和史晋川一致认为,这一轮地方金改另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以及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准入有放松迹象。继温州小贷公司、民企发起村镇银行受挫后,泉州发布的金改方案对此亦无突破。
随着2012年12月21日泉州金改试验区的获批,贯穿2012年全年的金改浪潮行将收官。
2012年3月28日,温州金改试验区率先得到国务院批准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广东珠三角、武汉、长沙、重庆等地次第提出金改计划,一轮地方金改竞赛正式拉开大幕。其中,广东珠三角金改试验区于2012年7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复,成为第二个国家级金改试验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十余个省市和地区,提出了金改计划。
曾多次参与泉州金改调研的华侨大学教授陈金龙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除了珠三角金改中人民币国际化承担了国家使命外,上述其他几个地区的金改都有一个共性,即均为自下而上的改革,由地方政府充当改革的先锋和主角,带有明显的局部、区域性特征。
总体上看,各地金改都强调了利用民间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并对民间融资进行规范。但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让各地金改具有浓厚的地方和区域色彩,更多地结合本地实际。
温州的改革,重点在于民间融资阳光化,并打通民资投资渠道;而泉州的金改,则突出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珠三角的改革,更多地呈现出国际化色彩,其改革力度、深度、广度也更为引人注目。由于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在中国金融、经济改革中承担的特殊使命,其落脚点放在了人民币国际化之上。而建设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两大重要任务,以及推进农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创新、突破更为明显。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史晋川教授认为,自上而下的改革,要有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但这种改革难度很大,一是各方利益难以协调,二是改革阻力较大,也很难找到一个好的改革方向。而自下而上的改革,不需要顶层设计,并且能激发“鲇鱼效应”。
陈金龙和史晋川一致认为,这一轮地方金改另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以及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准入有放松迹象。实际上,在温州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后,武汉、泉州等地均提出建立民间融资登记管理制度,武汉的做法是探索设立民间资本服务中心,泉州则是建立民间融资登记监测体系,广州率先成立民间金融街并探索民间融资“广州利率”后,武汉和泉州也提出了类似设想。
此外,各地金改也试图对民资进入金融领域有所突破,并一致将参股或参与发起设立小贷公司、股权基金、村镇银行作为具体途径。不过,从现在来看,民资进入金融领域的突破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继温州小贷公司、民企发起村镇银行受挫后,泉州发布的金改方案对此亦无突破。
史晋川表示,目前最容易突破,而且相对容易实现的,就是加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