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促近中国产业升级
无论是北美,抑或欧洲国家,零售业能够给整个国家创造的附加值,实际非常有限,这些国家更多依靠新能源、军工,或者新科技领域攫取利润。大量的中间商也到了变革的时候,至少可以砍掉一半人,把这些人解放出来从事其他,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亿邦动力网讯】8.15电商价格战随着刘强东微博上的“心中窃喜”开始,而张近东的疯狂斥资举债把此次战役早早地推向了高潮,国美、易迅、库巴、当当等的后来参战的平台“酱油”心态十足,这也让整个8.15价格战过后,留给人们更多的是一个富有悬疑、营销色彩浓重的战争故事。
而11.11天猫的网购大促则变相掀起了史上最大的价格战,品牌与品牌之间的价格战、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价格战。一个天猫191亿巨大数字背后也掩藏了无数平台、品牌沉重的血泪史。
这样的战争不仅仅将决出谁是行业一二,也开启了“纯电商血统”和“传统做电商”企业之间的模式竞赛,品牌商、平台商、服务商内部的交叉博弈,将直接促成一场产业的升级和大变革。
没有价格战就没有产业升级
太多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每一次产业升级之前都会有一轮大的厮杀,没有战争就没有产业升级。
原先传统零售业毛利率已经低到了极限水平,即便能和厂商拿到2到3个返点,却是站在人口红利的基础上。而随着用人成本越来越高,传统零售的运营压力与日俱增。
对于少数提前做大做强的企业,可以有机会去吃已有的市场,就像所有中国零售价格战趋势,通过打价格战形成大的市场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找新的流通的附加值。
这从马云提的六个字战略即可看出,“金融”“平台”“数据”。通过一个平台为其带来一个巨大的市场,而再在这个大的市场上去做金融业务。
但即使这样,对于企业而言,不可否认的是利润的不断变薄,遭遇各方面成本的迅速提高。这必然会带来企业之间的厮杀,死亡、存活和之后的升级。
为什么在中国打?
从国外零售或线上零售的现状看,价格战现在在欧洲很少。而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是两个完完全全不一样的市场。
无论是北美,抑或欧洲国家,零售业能够给整个国家创造的附加值,实际非常有限,这些国家更多依靠新能源、军工,或者新科技领域攫取利润。
再往后发展,零售业态中基础的物质消费,有少数的几个人干足以。
就如同,每100个人里有一个人种地,这一百个人变能吃饱,其中有10个人去做基础的制造,那这些人就都有衣穿、有房住。其余的人则必须向产业链上游升级。
但目前中国整体产业格局尚不足以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第一产业现在10%左右,第二产业45%,第三产业也是45%,结构严重失衡。
所以当中国大部分的经营者还在拼命找流通和零售要利润的时候,很多国外的人早就没有把这个当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去做,没有多少人原意去抢这个市场,所以这样的价格战,才常常能在中国打起来。
中国不需要这么多渠道商?
以后的中国肯定是要不了这么多的中间商。
中国的第三产业肯定需要发展,而发展需要人,人从何处来?到时候一定会有大量农民已经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工厂,而从工厂里解放出来的人一定又需要有个去处。而发展第三产业肯定是要向老的产业去要人。
事实上,现在传统的、老的贸易中间商,不管是批发商还是零售商,数量已经太多。据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中中国有40万家钢铁贸易中间商,而如果把食品、服装等等行业中间商加起来多的将会惊人。
因此,大量的中间商也到了变革的时候,至少可以砍掉一半人,把这些人解放出来从事其他,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虽然残酷,但对产业进步是绝对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