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保险箱”频现“漏洞”
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拿去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本想着投资生财,怎料银行也不是“保险箱”。朱夏莲称,抵抗力较低的小型银行目前已成为发行理财产品的主力军,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在理财产品上面临的总体风险正在上升。 数据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组
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引发信任危机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银行就是“安全”的象征,把钱交给银行就等于把钱放入了“保险箱”。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却被频繁曝光。
盘点一:QDII理财产品是重灾区。由于境外各类市场持续震荡,近两年银行系QDII产品普遍深陷亏损“泥潭”。今年初以来,银行的QDII产品纷纷爆出巨额亏损。记者发现,亏损的QDII产品大多是票据挂钩产品,与境外股市、债市甚至石油、贵金属等能源价格相关。
盘点二:结构性理财产品难获预期收益。结构性理财产品具有“保本兼投机”的双重特性。虽然从产品结构设计上避免了大比例亏损的厄运,但依然难改其风险大的特性。
盘点三:银行“理财门”引发信任危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频遭投诉。面对投诉,银行的态度却是“高高在上”,推卸责任无视客户,甚至阻挠媒体负面报道的情况时有发生。
银行理财产品不赚钱谁之过?
岁末年终,银行理财产品热销再次成为市场焦点。普益财富理财市场报告显示,今年11月份,全国88家商业银行在境内共发行2685款个人理财产品,较10月大幅增加557款,创下今年自8月份以来的单月最大发行量。
“年末是各家银行吸存揽储的紧要关头,也是理财产品的传统销售旺季。”一位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经理表示,“不仅仅是在年末,近两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扩张迅猛。”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2年,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惠誉国际评级的中资银行评级主管朱夏莲表示,理财产品的发行格局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了显著变化,国有银行的发行规模减少了1万亿元,而小型银行则出现了近乎同等规模的扩张。
朱夏莲称,抵抗力较低的小型银行目前已成为发行理财产品的主力军,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在理财产品上面临的总体风险正在上升。
不仅要跑赢CPI争取跑赢M2
理财产品因其回报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而对投资者深具吸引力。但今年以来,其收益率每况愈下,平均收益率已经从1月的5.15%下跌至11月的4%左右。
理财师建议,投资者最好购买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由于锁定期较长,这部分产品收益相对稳定。
“对于高收益理财产品一定要提高警惕。”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健说,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如果遇到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消费者就要小心了。
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购买所谓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时,除了研究预期收益率,还要仔细研究产品的投向。对于语焉不详的募款说明书要多几个追问。
而从投资总原则看,过去有一个口号叫“跑不赢刘翔,也要跑赢CPI”。现在口号应改为“跑赢CPI远远不够,争取跑赢M2”。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钟朋荣说,CPI反映的是货币购买力,M2则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投资理财的目的是获得财富增值,跑赢CPI并不算增值,跑赢M2才是更加准确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