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资管业务让传统研究员面临转型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推出让华东地区某券商系期货公司分析师小鸣(化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另一位券商系期货公司的研究员小刘也对记者表示,资管不仅需要研究实力,更需要交易能力和把握大局的能力。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推出让华东地区某券商系期货公司分析师小鸣(化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三年前,年仅22岁的小鸣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期货公司做分析师,不甘落人后的她工作之余还报读了在职研究生,加班写研究报告更是家常便饭。但三年来她的薪资待遇却未曾有大的改观,这一度让她萌生了跳槽去其他行业的想法。
“资管业务推出后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家都觉得更有盼头了。”小鸣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期货资管业务将为更多有实力的分析师从幕后走到台前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优秀分析师的最大职业理想是做买方的分析师或基金经理,在没有推出资管业务的时候,许多有实力的分析师都跳槽到私募基金或者自己和投资人成立私募帮客户运作资金了”。小鸣说,有能力有潜力的分析师未来可以去做资管,不一定非要“背水一战”去做私募。“以前的人才结构是‘针尖’型的,顶尖做出来的很少,随着资管业务的推出,未来很有可能发展成金字塔型”。
南华期货副总经理、研究所所长朱斌认为,以前期货公司的研究工作主要服务于经纪业务,分析师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不大,而资产管理业务是高端业务,传统研究人员在从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
在小鸣看来,一些有能力的分析师未来将会涉足“前线”业务,比如在投资咨询业务中帮助企业制定套期保值、期现结合策略方案,在资管业务中担任产品经理等,这些转型的分析师和传统的研究型分析师的收入也必然会拉开差距。“即使是没有资管业务,实战也是分析师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谁会有耐心去听一个不懂交易的分析师纸上谈兵?”小鸣说。
“在资管业务中,只有懂得交易的人,才能更好地管理仓位和资金。”另一位券商系期货公司的研究员小刘也对记者表示,资管不仅需要研究实力,更需要交易能力和把握大局的能力。
路易达孚北京贸易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说,以前做得好的股票基金经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有利的市场形势成就了他们,而市场大跌时则会收入大减。期货的资产管理则不同,涨跌都有机会赢利,完全看判断准确与否。“资管业务开闸后,各期货公司都在跃跃欲试,现在行与不行的最关键标准就是研发”。
除了成长为基金经理,资管产品的设计也是未来很多研究员的工作重点之一。资管业务对原有研究模式提出了较大挑战,要求研究成果产品化,研究方法将由定性转向定量。在这方面,金融量化方向的分析师作用更大。
小刘告诉记者,目前业内资管产品大多集中在股指期货上,并以股指期现套利为主,而以商品期货为投资标的的则较少,并且也是以传统商品套利为主。“开发产品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或许现在有些产品还不能叫产品,只能叫产品雏形”。
参与资管产品设计的期货研究员显然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小刘看来,除了扎实的行业积淀及期货专业能力外,这些人还必须具有金融产品设计能力。
记者通过比对几家期货公司类似资管产品研发岗位的任职描述发现,这些岗位通常要求具有的职责如下:跟踪、收集和整理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信托等机构已推出和拟推出的各种金融理财产品,并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理财业务发展最新动态、公司已有产品、市场需求,进行金融产品的设计、委托理财品种的业务创新;根据不同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制定相应的理财计划;挖掘债券市场投资交易机会,制定账户投资策略和组合构建方案;研究跟踪固定收益市场变化,综合考虑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要求,及时调整优化投资组合;研判商品期货主要品种套利机会,并撰写研究报告,实战跟踪;协助资产管理分公司或部门领导制定业务发展规划;配合参与客户服务及内外部产品培训等。
虽然资管业务开展的好坏还要考虑到公司的氛围和重视程度、销售渠道等研发之外的因素,但小鸣很有信心,“毕竟产品的研发设计才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方面做得好,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