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优势丧失的根源在那里?
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着投资经营环境恶化和产能严重过剩两重困境,制造业泡沫的迅速膨胀已成为中国经济的软肋。更重要的是,中国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加速追赶的双重压力,其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全面告急。
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着投资经营环境恶化和产能严重过剩两重困境,制造业泡沫的迅速膨胀已成为中国经济的软肋。随着中国自然能源消耗、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逆转,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加速追赶的双重压力,其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全面告急。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与引进外资战略密不可分,外资利用中国廉价的生产要素让中国步入全球化的行列,使得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正如此,中国自己变成了与美国、日本媲美的制造业大国。
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中国突然成了世界最大的钢铁、相机、玩具、体育用品、鞋、衣服、纺织品、电视、手机、笔——只要你想得到的东西——的生产者。
然而,在金融危机发生几年后,由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复苏以及印度、墨西哥等新兴国家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制造业与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已发生明显变化。例如,随着许多企业的倒闭,一度繁荣的制造中心——广东东莞市制造业正处于破产的边缘,令当地政府严重资金短缺。
在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者仅仅两年之后,面临着未来几十年“去工业化”的前景,而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这一趋势。美国智库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15年,在美国销售的商品中,美国本土制造的产品将可能领先于中国。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导致中国制造优势丧失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不断提高的生产成本。在侵蚀中国的竞争优势地位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力,这也正是最初外国企业为何要到中国来的原因。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业的突出比较优势,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这一优势在不断流失。
据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介绍,2011年底,海关总署对1856家出口企业做了一项问卷调查,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企业高达80.4%。
有外资机构的研究报告,目前,中国纺织品制造企业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88欧元至300欧元 (约合人民币1531.8至2444.37元),而孟加拉国只有80欧元(约合人民币651.8元)左右,越南也不到120欧元(约合人民币977.74元),如此来看,中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东南亚的2至3倍以上。
二是缺乏全球公认的品牌。与美国、日本和欧洲制造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仍在科技、质量控制、管理、专业技术以及其他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因素中落后。20多年来,缺乏核心技术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笼罩在“中国制造”命运上的魔咒。
改革开放后,通用、卡特彼勒、耐克、大众、丰田等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但中国仍无法替代的是这些品牌持有者的“脑袋”。这个“脑袋”,对于工业产品来讲,最起码包括两种东西:一是技术,二是品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堪称世界“廉价”工厂的“帝国”,尽管拥有大量资源和人力,但中国仍缺乏全球公认的品牌。
三是人民币升值因素。例如,人们原来10亿美元能从中国买到的商品,人民币升值后,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外商就要多付出几百万美元甚至更多才买得到了。并且由于人民币升值,有的人会借此在国际上造成了一种对中国不利的心理效应,即人们或许会不加具体分析地认为,来自中国的产品涨价了,外商也会认为到中国进口产品会赚不到多少钱了,同时也不利于引进外资,造成资本外流。
基于此,中国制造业越来越缺乏竞争力,越来越空心化。由于国内制造业利润不断被压缩,以及产品出口受限等原因,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正在加快外迁的步伐。部分小企业在越南主要是对原材料进行简单加工,一方面可以直接在当地市场销售,另一方面还可以再出口到欧洲、美国,甚至是运回中国。
中国制造业优势的丧失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务之急是给中国制造重新定位,这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道必须要迈过的坎。
不过,无论企业转型还是激烈竞争都是痛苦的,都会付出巨大代价。这两年来中小企业倒闭率上升就是明证。但转型标志着中国企业素质的提高,竞争可以历练中国企业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