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债到期高峰明年临考信用冲击山雨欲来
[ 未到期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及票据共有78只、203.8亿元,2013年偿还量为64.7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企业一直是信用市场的“软肋”,信用状况相对脆弱,不过由于集合类债券通常采取了担保措施,因而其信用风险实际可控。
[ 未到期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及票据共有78只、203.8亿元,2013年偿还量为64.7亿元。分析人士称,考虑到集合债普遍由实力较强的第三方提供担保,预计实际违约风险不大 ]
实体经济下行之际,广大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基本面承受着巨大压力。到目前为止,今年共有8家中小企业发行人评级遭遇下调,涉及6只集合类债券。
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国内的集合类债券将于明年迎来到期高峰,由此将对信用市场带来冲击。
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企业一直是信用市场的“软肋”,信用状况相对脆弱,不过由于集合类债券通常采取了担保措施,因而其信用风险实际可控。
今年以来,地杰通信与康特荣宝先后宣布无力偿债,两度拉响了集合类债券的信用风险警报,但最终均化险为夷,由相关担保机构予以代偿。
到期高峰即将来临
在我国债券市场准入存在管制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主体信用等级较低,发债难度较大。于是,针对中小企业的集合类债券应运而生,包括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区域集优票据)。今年问世的中小企业私募债亦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通道。
据中投证券统计,目前市场上尚未到期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及票据共有78只共203.8亿元。从偿还年份来看,2013年是偿还量最大的一年,为64.7亿元;从存量来看,2013~2015年是偿还的高峰期。
然而,眼下的现实是,2012年以来,共有8家中小企业发行人评级遭遇下调,涉及“10武中小债”、“10闽行SMECN1”、“11常中小债”、“10中关村债”、“11郑州SMECN1”以及到期兑付的“10京经开SMECN1”等6只债券。
“我们统计了在2012年评级遭到下调的发行主体情况,发现评级下调大多与业务经营恶化有关。”中投证券分析称,因评级遭下调的主体所在行业市场竞争均比较激烈,经营业绩容易受到市场需求、产品结构的冲击。
其中,武汉思远投资和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两家债券在明年到期。从公开信息来看,这两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尚未得到实质性改善,偿债风险突出。
据中债资信分析,中小企业经营稳定性差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第一,中小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资本金实力有限,股东支持能力较弱;第二,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简单,股东个人意志和能力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第三,中小企业大多处在竞争性行业,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技术含量及竞争力参差不齐。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相对信用缺乏,资信程度普遍较低,且融资渠道普遍狭窄。当中小企业遇到经营困境时,不仅再融资渠道有限,甚至债权人会要求企业加速偿还债务,使得其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
业内称违约风险不大
实际上,2012年,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发生了两起集合类债券发行人违约、由担保机构代偿的案例。基于此,市场对集合类债券的信用风险尚没有太大忧虑。
2012年初,集合债券“10中关村债”发行人之一的北京地杰通信公司宣布无力偿债,由担保方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兜底,这是中国债券市场发生的首例担保代偿事件;11月中旬,集合票据“10京经开SMECN1”到期,由首创担保为北京康特荣宝电子公司代偿了全部本息2053万元。
中投证券债券首席分析师何欣称,在经济温和复苏、部分行业仍存结构性调整压力背景下,预计2013年中小企业发行人仍为信用债市场的“软肋”。然而,考虑到集合债普遍由实力较强的第三方提供担保,预计实际违约风险不大。
“无论是集合债券还是集合票据,地方政府参与度都比较高,甚至设立了偿债基金,加上这类债券往往发行规模较小,比较容易兜底。”一位大型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集合类债券业务很难挣到钱,主承销商愿意做,大多出于维护地方政府关系考虑。”
在近期的一份题为“聚焦中小企业债”的研究报告中,上海证券分析师代宏坤称,中小企业债券的信用状况并不如投资者担心的那么糟糕,而且还普遍采用了“担保”的增信方式,发生违约的时候,“担保”实际上提供了类似保本的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集合债券共发行4只,金额合计13.03亿元;集合票据共发行33只,金额合计69.87亿元。从存量来看,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托管余额分别为28.04亿元、144.02亿元。同期,作为集合票据升级版的区域集优票据累计发行11只,余额25.14亿元。摄影记者/高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