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贸合作新突破:大陆首家驻台办事处将启动
11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广州举行了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经合会”)第四次例会。据台湾关税总局统计,中国大陆目前已经跃升为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11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广州举行了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经合会”)第四次例会。会议宣布,大陆方面已核准了台湾贸易中心上海、北京代表处,台湾方面也已核准了机电商会台北办事处。一延再延的两岸民间经贸团体互设办事处终于敲定。
据悉,双方业务主管部门将于评估执行情况后,再进一步协商新增经贸社团互设办事机构事宜。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作为大陆首家驻台经贸机构,其台北办事处将在本月底正式启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从此开启新篇章。
两岸经贸团体互设办事机构均被两岸各方人士“期待已久”。早在2010年9月份,《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生效之日,这项工作的提法就被写入了《框架协议》。据悉,为落实ECFA第6条,即“推动双方经贸社团互设办事机构”,双方业务主管部门通过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平台进行了多次沟通,就其推动原则达成共识,将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早些时候接受采访时说,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例会达成多项共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成果是两岸同意互设经贸团体办事处,双方设点机构分别是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台北世界贸易中心。
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董事长王志刚曾表示,计划在大陆设立6个办事处。台湾贸易中心在大陆上海、北京设立的办事处将于近期挂牌;未来还将申请在成都、广州、大连及青岛设置。王志刚认为,设立经贸团体办事处,能为企业就近提供投资贸易相关服务,更方便台企掌握大陆的内需市场,协助台湾厂商把饼做大。
根据大陆方面统计,2011年,两岸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同比上升10.1%。2012年1-10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达135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89.1亿美元,自台湾进口为1067.9亿美元。截至2012年10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7540个,实际利用台资565.3亿美元。目前,经大陆主管部门核准的赴台投资企业、项目共133个,投资金额共7.22亿美元,两岸在产业、金融合作等方面也有新进展。
据台湾关税总局统计,中国大陆目前已经跃升为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根据2011年数据分析,台湾对大陆的主要出口商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等,分别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5.6%、10.2%。台湾对大陆的进口商品则以机电产品、矿产品、化工产品等为主,占台湾进口总额的31.5%、24.3%、12.1%。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两岸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交流日益频繁。两岸已经互为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特别是2008年6月以来,中断近十年的两会协商得以恢复,两岸实现直接、双向“三通”,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两岸迫切需要互设办事机构负责交流合作事务的促进,协助协调解决经贸合作中的问题和纠纷。
从机电商会了解到,台北办事处的设立,旨在促进会员及相关企业开展两岸贸易、投资、会展等经贸合作,特别是将在加强与台湾经贸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协调相关经贸纠纷,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有关方面对机电商会台北办事处的设立十分重视。机电商会派出了“得力”的人员赴任,驻台北办事处的三位负责人身居机电商会副会长之职。此次赴台履职人员素质都比较高,经历比较丰富。作为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的李荣民,长期在外经贸系统工作,曾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经贸社团多个部门及岗位任职,有常驻海外和组建新机构的经验和经历,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同时,与李荣民接触过的台商表示,出身福建漳州的李荣民,会说一口道地的闽南语,与台商交谈时常就用流利的台语。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两岸经济关系迈入了以制度化合作为特征的新阶段。尤其是2012年8月签署的《海峡两岸投资保护与促进协议》,更为保护和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提供了新的制度性保障。《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协商也已进入最后阶段。
两岸之间有地缘、人缘优势,完全可以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国际竞争力,共拓世界市场,实现两岸双赢。毫无疑问,机电商会台北办事处的成立,可以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对扩大两岸经贸合作的广度、深度好处良多。ECFA要真正运作起来,两岸三地就要打通关节、促进流动,务实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