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私卖产品 1200万“理财”只剩800万
对银行员工私卖理财产品的情况,本报曾在上周连续作了3篇报道,其中提到了在高额的回扣“诱惑”下,银行员工走私单的现象并非冰山一角的质疑,没想到时隔不到一周,立马又有相关案件曝光。” 涉事的金华商城支行则表示,银行从未发售过涉案的“理财产品”,一切都是前工作人员背着该行私自进行的。
对银行员工私卖理财产品的情况,本报曾在上周连续作了3篇报道,其中提到了在高额的回扣“诱惑”下,银行员工走私单的现象并非冰山一角的质疑,没想到时隔不到一周,立马又有相关案件曝光。专家认为,事件背后,相关银行的监管责任不容忽视。
继华夏银行员工涉嫌违规代售私募基金遭曝光后,昨日有媒体曝出某国有大行员工也牵涉到私卖理财产品的事件中。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某银行浙江金华商城支行也涉入一起‘理财产品’纠纷案:金华市三江街道三路口村10多位村民1200万元的拆迁征地补偿款,用来购买该行的‘理财产品’,不料资金遭易手和冻结,转入该行前客户经理控制范围,至今仍有4个村民的400万元款项未追回。”
涉事的金华商城支行则表示,银行从未发售过涉案的“理财产品”,一切都是前工作人员背着该行私自进行的。
事件:
1200万“理财”只剩800万
根据报道,今年8月1日,浙江金华市三江街道三路口村的10多位村民和某银行金华商城支行签订了为期一年的“理财产品”购买协议,共计1100万元,2013年7月29日到期。而另外100万元,该行客户经理钮华并未按约定做进“理财产品”。
报道称,“协议签订10天后的8月10日,上述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1100万元中,有800万元意外被打回到了村民们的账户里。8月13日,这80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被冻结。8月14日,村民们才得知涉事客户经理钮华已被公安局刑拘,另外300万元到了钮华的私人账户。事后,村民们才知道,钮华在与他们签订‘理财产品’购买协议几天后,就已离职。”
案中案:
银行员工因诈骗案被捕
据了解,今年8月,钮华卷入了另一起涉案600万元的合同诈骗案。随后,警方怀疑钮华和上述受害村民之间的账户往来也有问题,于是将两案并案侦查。报道还称,警方有关负责人透露,涉案的某银行前工作人员钮华已于今年9月被捕,目前警方已将此案与钮华涉入的另一起合同诈骗案并案侦查,将全力追回受害人的合法财产。
老套回复:
银行撇清与员工关系
根据报道,涉事的银行金华分行办公室主任向媒体表示,钮华的确是该行的前员工,但现在已经辞职,且已被警方控制。
对于钮华所销售的“理财产品”的具体情况以及该行是否会处理此事为村民承担赔偿等问题,该行昨日截至记者发稿前都未给予任何回应。
据了解,近几年发生的涉及到银行员工的诈骗、非法集资等案件,银行能躲就躲,能推就推,回复口径大多一致:“已开除该员工”、“已移交法办”、“属员工个人行为,单位不知情”等,竭尽所能将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业内观点
银行应充分披露风险
银行员工私卖投资产品其实并非个案,甚至在部分高额回报的诱惑下,更是有员工冒着违反相关规定的危险铤而走险。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类似的银行员工走私单的事件频发,“看来银行的监管有待改善,这种事应该不可能是在上下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
和君资本合伙人冯勇也认为,现实中,有一些商业银行盲目进入金融信托领域,在未获法律授权的情况下经营金融信托产品,其行为难以得到法律保护。部分商业银行未能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应性原则设计理财产品,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基于对银行的信任而购买理财产品,很难对产品的缺陷或合理性做出专业正确的判断。因此,要加强必要的监管,充分披露风险,同时银行自身也需要对其从业人员强化风险意识教育,对客户的资金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