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大而不死
这引发的或许并非某一家商业银行的品牌危机,而是值得银行全行业深思的信任危机,根源在于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高歌猛进之下潜藏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投资者要认清银行理财产品存在到期无法兑付的投资风险。
在商业银行网点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这引发的或许并非某一家商业银行的品牌危机,而是值得银行全行业深思的信任危机,根源在于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高歌猛进之下潜藏的系统性风险。
据普益财富统计,前三季度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超过20万亿元。在这一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投资者对商业银行信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的绝对信心。然而,如果投资者失去信心并大规模撤出银行理财产品,“看上去很大”的理财产品大厦势必轰然倒下,这对于整个金融体系而言将是一场灾难。
历史是如此相似,4年前的次贷危机尚未完全平息,相关金融机构和国家仍在为当年不负责任的过度发展金融衍生品而埋单。类似当年那些“大而不死”的国际投行,银行理财产品被我国公众普遍认为是“大而不死”、收益无风险。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如果继续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风险控制的市场中肆意野蛮生长,其风险将越积越大。
一方面,在当前的运行模式下,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相当的系统性风险。事实上,在银行业内,商业银行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是公开的秘密,即以表外通道放贷给企业,但这套信贷体系缺乏有效监管和风险内控机制。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采用资金池或资产池操作,导致资金的募集和投向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不排除部分理财产品对应的资产池涉及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
如果真如多数专家所预计的,银行业未来不良贷款将长期上升甚至出现债务违约事件,银行理财产品有可能无法兑付预期收益甚至本金出现损失。一旦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丧失信心,恐慌迅速蔓延,则类似银行挤兑的状况将会在短时间内抽干市场的流动性,引发危机。
由于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或多或少借助银行和政府的隐性信誉担保。也就是说,出现违约风险后,发行银行不得不“接盘”,将产品资产移入银行表内,则可能引发银行内部的系统性危机。
另一方面,投资者要认清银行理财产品存在到期无法兑付的投资风险。事实上,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相当于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必定是“大而不死”。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今年一、二、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单季的发行规模环比增速都在20%以上。据此估算,每季度有超过1万亿元新增资金流入银行理财产品。对投资者而言,与其说更看重仅比存款利率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收益率,毋宁说更看重银行为理财产品“背书”的安全性。
中国银行(601988)董事长肖钢此前撰文警告称:“用作短期投资的理财产品普遍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依靠出售新产品来还本付息,本质上是一个庞氏骗局。”目前商业银行大量使用发行新产品对旧产品还本付息的方式进行承诺兑付。显然,这种“击鼓传花”式的做法无法永远持续。
银行理财产品的过快发展导致大量理财产品资金犹如“影子”一般在银行表外循环,对传统金融银行业务与监管模式均提出了新的挑战。监管层人士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将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池、期限错配、运作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均亟待解决和规范。包括从业人员培训、道德风险防范、投资者教育等也应及早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