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出手银行牌照:密谋洽购合肥、芜湖农商行

陈虹霖 | 2012-12-10 20:31 961

  先设“皖江金融租赁”预热,折戟三峡和两江银行  “海航集团想在安徽一口气吃下两家农商行,一家芜湖农商、一家合肥农商,今年

  先设“皖江金融租赁”预热,折戟三峡和两江银行

  “海航集团想在安徽一口气吃下两家农商行,一家芜湖农商、一家合肥农商,今年年初就在谈了。”

  理财周报记者陈虹霖/上海报道

  海航集团金融版图上最为薄弱的一环——银行,有望在安徽得到补充。

  “海航集团想在安徽一口气吃下两家农商行,一家芜湖农商、一家合肥农商。”徽商银行一名高管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主要通过和当地政府(国资委)去谈,今年年初就在谈了。”

  此前海航集团已经拥有了担保、信托、租赁、保险、银行牌照,但在银行方面的构建最为薄弱,旗下仅拥有一家规模甚小的营口沿海银行。如果在安徽的投资成功,海航金融控股集团将更加成型。

  洽谈收购芜湖农商、合肥农商

  从海航方面来看,此次接触芜湖农商之前,就已在芜湖市设立的金融机构——“皖江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与当地政府有过频繁的接触。

  “我们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如果有消息我们会主动公布的。”芜湖农商办公室相关人员说道,并以“只有上面领导才知道具体情况”的理由拒绝了相关问题的回应。而合肥农商行办公室的电话则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我也是听说今年初就在谈,差不多要定下来了。”安徽当地另一名银行业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怎么进入、入股多少这些具体方案我们外人不太清楚。这两家的资质差不多,地理位置也比较靠近,如果同时收购两家,不排除将来进行整合的可能。”

  “芜湖扬子农村商业银行”(简称芜湖农商),成立于2006年,是安徽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是在芜湖市郊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辖区农信社的基础上合并改制而成。而成立于2007年的“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合肥农商)则是由原合肥市区农村信用联社及所辖11家农村信用社整体改制组建,是国内首家设立于省会城市的农村商业银行。

  徽商银行总行人士分析,“这两家农商行的资产质量还行,这几年在当地市场的发展情况都还不错,不相上下。”

  据公开资料显示,芜湖农商2011年总资产为196亿、存款总额139亿、贷款总额101亿、不良贷款率为0.64%,并实现净利润2.18亿。

  而合肥农商未公布2011年总资产规模,从年报中可以看到,其2011年的存款总额为205.73亿,贷款总额为150亿,不良率0.63%,实现净利润2.6亿。

  实际上,芜湖农商行2006年成立时的资产规模仅为22.6亿,净利润为1187万。合肥农商2007年成立时情况相对更好,当年的资产总额为98.28亿,净利润4102万。

  对于农商行业务的快速扩张,都面临的是核心资本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业务的扩张。

  而合肥农商行在其2011年的年报中提到,“本行2012年主要经营指标的一个重要安排是:资本充足率在增资扩股到位后达到13%以上。”

  从2011年芜湖农商的年报中可看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7.32%和15.96%,分别比上年下降了9.89个百分点和10.45个百分点。”

  近几年来,快速扩张的城商行、农商行普遍采取了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解决资本充足率的问题。

  其实从2009年,合肥农商行就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当初的公告显示“为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拟实施增资扩股,募集资金60亿元以上。截至2009年6月30日,该行净资产评估为10.24亿元,增资成功将使该行净资产猛增。”

  但根据2009、2010、2011年年报来看,《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方案(草案)》一直处于审议阶段,未能跨出实质性一步。

  而芜湖农商行则于2010年6月完成了一次增资扩股计划。其实,早在2006年芜湖农商成立之时,芜湖市政府就承诺,“今后只要有符合条件的优秀民营企业愿意参股农商行,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国有股股权可以全部转让。”

  芜湖农商在组织构造上也充分体现了“市场化”原则。行长、副行长提名和选聘均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同时在董事会中引入两名专家作为独立董事,推行首席官制度。

  从海航方面来看,此次接触芜湖农商之前,就已在芜湖市设立的金融机构——“皖江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与当地政府有过频繁的接触。

  该公司于2012年1月6日,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开业批复,并完成了工商注册手续。注册资本为3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安徽省芜湖市,由渤海租赁(海航旗下上市公司)、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入股三峡银行失败

  理财周报记者从重庆三峡银行方面了解到,“增资扩股方案即将公布,海航并未入选。”

  然而,虽然外界看来收购计划已进入关键时期,但在最后敲定之前或仍存变数。海航在其银行收购史中曾多次陷入最后出局的尴尬境地。

  当初亦被看好的入股三峡银行计划,近期却传来落空消息。理财周报记者从重庆三峡银行方面了解到,由于受到当地政府的阻碍,海航集团洽谈两年欲参与三峡银行增资扩股的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增资扩股方案即将公布,海航并未入选。”

  早在2010年,三峡银行就开始筹划增资扩股,并计划在2年到3年内把资本金增加到50亿元。就在2010年9月末,三峡银行董事长童海洋拜会了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陈峰。三峡银行官方网站称,“双方就各自的改革发展历程、经营发展情况以及未来战略设想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有关合作事项进行了初步商讨与友好洽谈。”

  在当时看来,三峡银行参与此次增资扩股已无悬念,交易最大的悬念是海航集团能最终持股多少、能否取得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从海航集团以往投资金融企业的手法看,无一不是取得控股权。三峡银行目前第一大股东为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为20%。但是,重庆国投也许并不愿意让出大股东的位置。在三峡银行筹建之时,中国人寿即希望以第一大股东身份入主,不过被重庆国投拒绝。

  谁料到,两年之后,不仅难以取得大股东的位置,甚至连增资扩股计划都未能参与。

  坎坷银行梦

  “无论是城商行还是农商行,一旦引入海航这样的外省份战略投资者,就会单纯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并且海航还一直强调控股权,地方政府很难同意。”

  当初为了能成功取得银行牌照,海航集团还做了第二手准备。2010年8月,海航集团与重庆市国资委签署协议,其计划以发起股东身份参与两江银行的筹建。

  两江银行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配套项目之一,类似于浦东发展银行之于上海浦东新区、渤海银行之于天津滨海新区。

  两手准备无疑增加了海航集团取得银行牌照的几率。但事到如今,两江银行的筹建工作也未见进展。

  海航参股、控股银行之路所经历的挫折还不止这些。

  2011年11月17日,上海盛融曾将其所持有的上海农村商业银行1.54%股权(7700万股)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挂牌总价格为4.9亿元。据了解,最终胜出者为海航集团旗下机构“海航资本”,但其后各种原因,此笔交易最终被迫中止。

  “城商行、农商行,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瓶颈需要增资扩股时,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大多为该省市的知名企业,或者直接是国资委下属企业去认购。”一名上海银行业分析师向记者分析。

  “无论是城商行还是农商行,本身与当地政府、当地企业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地方政府并不想打破这样的格局。同时这些银行也承担着一些地方政府‘公益性’的发展任务,比如政府给予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农商行坚持‘三农’业务,一旦引入海航这样的外省份战略投资者,就会单纯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并且海航还一直强调控股权,地方政府很难同意。”上述分析师说道。

  打造金融帝国路尚远

  在整个金融版图中,银行模块只有2010年12月挂牌成立的营口沿海银行,在四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筹建,海航作为大股东持20%的股份。

  近年来,海航通过旗下“海航资本”公司的运作,参股、控股了不少金融机构,也为海航通过融资、并购、质押、扩张的路径提供了便利。

  尤其是2009年开始,海航加大了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力度。保险和融资租赁是其主要的两个发力方向。

  在保险领域,2009年,海航集团与台湾新光人寿保险公司合资组建了新光海航人寿保险公司。

  2010年6月,天津渤海保理公司、天津渤海通汇货币兑换有限公司和天津渤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同时开业,三个项目均为天津市第二批20个金融创新项目,也均为海航集团所控股。

  其中,渤海通汇货币兑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是国内第三家货币兑换公司。

  海航集团并不满足于此。2010年9月,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六家企业以15.413亿元的价格获得民安保险全部股权。而在这六家企业中有四家是海航集团下属或关联企业。交易完成后,海航集团已经拥有保险寿险和财险牌照。

  此外,存续信托规模超过300亿元的渤海信托控股股东也为海航集团。2011年渤海租赁成功借壳上市,海航作为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渤海租赁44%的股权。

  据海航资本官网显示,截至2012年9月底,海航资本资产规模超过2300亿元,拥有各类成员公司近30家。金融业务服务网点遍及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悉尼、伦敦、都柏林、奥斯陆、纽约等30个大中城市。

  然而,在整个金融版图中,银行模块只有2010年12月挂牌成立的营口沿海银行,在四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筹建,海航作为大股东持20%的股份。

  今年以来,对于高负债运行的海航集团资金链的担忧再次蔓延,不少机构有意回避海航相关项目,甚至列入“高危交易对手”黑名单,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也开始变得艰难。这种情况下,入股银行、拓展融资渠道的需求便显得更为急迫。

  毫无疑问,只有自己掌控的金融机构才能够毫不犹豫地为海航的继续扩张不断供血、保驾护航。

  海航的发展、扩张,甚至得以运转下去的核心命脉便是资本,它演绎着如何依靠不断的资本供应去撬动一个庞然大物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能否继续下去,关键还在对资本的把控力。

  因而如何入股金融机构、打造金融控股集团对于海航来说意味深远。

0
标签: 农商 芜湖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