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或将出任央行行长 中国金融市场或生变革
截止2012年9月末,中行资产总额达12.8万亿,与2004年末4.3万亿相比,增长近300%;不良贷款率为0.93%,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37.19%;资本充足率为13.16%,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38%。简历显示,尚福林、郭树清、项俊波、肖钢四人均有央行背景,即都担任过央行副行长,然后调任至四大国有银行任董事长或行长。
中国资金管理网11月23日讯 截止2012年9月末,中行资产总额达12.8万亿,与2004年末4.3万亿相比,增长近300%;不良贷款率为0.93%,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37.19%;资本充足率为13.16%,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38%。
刚刚落幕的十八大正开启中国金融领域的新格局,对于金融监管机构的人事布局也暗潮涌动。在最新出炉的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名单中,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银行的董事长,百年老店中国银行的统帅肖钢赫然在册,他也是唯一一位当选中央委员的国有银行董事长。
肖钢的脱颖而出引发了业界对其将赴任金融监管岗位的预期,也为新十年中国金融监管层的人事布局增添了新变数。一位接近中行的知情人士表示,肖钢很有可能在年底离任,就任央行行长一职可能性很大。2003年肖钢临危受命空降中行,当时中行资产不良率较高,大案要案频发,局面可谓相当混乱,在最困难时期,肖钢肩负重任入驻中行。
现年54岁的肖钢是金融界的少壮派,他1981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随即进入央行工作,36岁时,肖钢就成了央行系统内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先后担任过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计划资金司司长、货币政策司司长等职务。1998年,年仅40岁的肖钢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低调、务实、好学,多位中行内部人士向网易财经如此评价肖钢。据该行一位中层表示,肖钢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色彩的领导,在其执掌中行近十年的时间里,中行的资产质量向好,管理水平极大提高,并且经营业绩保持良好的态势。
肖钢在中行的工作业绩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不良资产清理,中行不良率从30-40%降到目前的1%以内;二是完成股改上市,成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国有大行;三是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四是信息科技平台的打造;五是在2009年成功抓住了四万亿机会,中行业务实现跃升;六是提出了智慧银行为中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底,肖钢到任未满一年,中行获得汇金注资,资产质量和资本状况在次年得到改善,通过核销、划转和转让等方式基本完成了前期不良资产的处置。截止2004年末,中行资本充足率10.4%,不良贷款率为5.12%,与2003年末的16.29%相比,下降11.1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68.02%。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对于这次股份制改革,肖钢曾这样阐释改革的目标,旨在将中行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应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
两年后年,在肖钢的带领下,中国银行这个中国金融业唯一的“百年老店”,先后在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内地和香港发行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
央行行长二选一?
按照惯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银监会主席、证监会主席、保监会主席将由中央委员担任,新一届政府中,尚福林、郭树清、项俊波、肖钢四位中央委员最有可能成为“一行三会”的负责人。
肖钢从央行出来,接替央行行长一职可能性很大,不过该人士认为,以肖钢的能力掌管银监会也不无可能。尽管不能确认肖钢是否能入主央行,但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一行三会中肖钢必居一席。
简历显示,尚福林、郭树清、项俊波、肖钢四人均有央行背景,即都担任过央行副行长,然后调任至四大国有银行任董事长或行长。
其中,肖钢在央行工作的时间最长,1981年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央行,到2003年离开央行,供职时间长达22年。尚福林在央行工作了18年,历任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行长助理、副行长,有完整的央行履历。
对于一旦肖钢执掌央行可能发生的变革,如果肖钢出任央行行长一职,一是银行理财产品将受打击,市场或会重新洗牌;二是利率市场化将会更加激进,银行的利差收益会收窄;三是中国金融国际化,人民币债券市场有望得到支撑。
近两年来,肖钢多次在媒体上撰文、接受采访或在一些重要活动中发表讲话。其观点颇具新意并得到后续形势发展的检验,体现了一家全球性银行的掌门人的学术形象。
今年10月,肖钢公开撰文斥责银行理财产品是“庞氏骗局”,肖钢认为,理财产品、地下金融以及资产负债表外借款都可能会影响信贷流动健康,而在今年9月,他也曾提到中国金融业未来五年的风险在于“影子银行”,应该加强监管。
与此同时,科技金融也是肖钢所积极倡导和推动的理念,据中行内部人士介绍,肖钢颇具创新意识,心态年轻,擅长学习,对于科技业务创新有很深刻的洞察力。
无论肖钢是否能够入主央行,凭借扎实的理论水平、过硬的管理经验以及深刻的洞察能力,他必将成为一位优秀的金融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