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中东的金融中心?
在这个迪拜打工者眼中,巴林才是中东区域的金融中心、繁华之都,这或许让迪拜政府有些挫败感。迪拜的发展模式有些像香港和新加坡,同样作为较小的城市经济体,主要发展贸易及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作为服务区域的中心,当然也包括金融中心。
巴基斯坦人Qais Abbas,身为司机,来迪拜打工已四年。当得知财新记者来自香港便说,在Facebook上认识一个香港朋友,“感觉香港就是中东的巴林,是这样吗?”
在这个迪拜打工者眼中,巴林才是中东区域的金融中心、繁华之都,这或许让迪拜政府有些挫败感。迪拜政府这些年不遗余力要将迪拜打造成区域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以及交通枢纽。
在迪拜金融中心(DIFC)11月底举办的一场名为“全球中心迁移”论坛上,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管理局(DIFC Authority)主席阿卜杜勒 阿齐兹 艾尔 古拉尔(Abdul Aziz Al Ghurair)开门见山地说,迪拜也许不是全球的中心,但DIFC绝对是区域金融的中心。
DIFC成立于2004年,是一个金融自由区。在这个自由区施行的是普通法,而迪拜其他地方则实行阿拉伯的法律。这个区域的人颇引以为傲,进驻这里的企业可100%由外方所有,收入和利润实行零税率。
DIFC就好比香港的中环、北京的金融街、上海的陆家嘴,迪拜喜欢搞产业集聚区,将金融机构都放在DIFC,还譬如将媒体都放在一个叫Media City(媒体城)的地方。经过八年的发展,目前进驻DIFC的金融机构已达900家。
迪拜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迪拜领导人的远见。迪拜酋长谢赫 穆罕默德 马克图姆(Sha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被誉为阿拉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明灯。他早年在英国留学,其自传《Vision》中写到,“瞪羚必须比狮子跑得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也必须比瞪羚跑得快,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瞪羚还是狮子,都要比对方跑得快。”
迪拜作为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不像首都阿布扎比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也“倒逼”迪拜走经济多元化道路,发展贸易、物流、房地产、旅游和金融服务业。根据迪拜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这里批发及零售业占GDP比重约为30%,制造业占比约14%,房地产业比重约为13%,运输相关行业占比约为13%。
迪拜的发展模式有些像香港和新加坡,同样作为较小的城市经济体,主要发展贸易及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作为服务区域的中心,当然也包括金融中心。
近年不少海湾国家宣称建设自己的金融中心,一方面是为了实现经济多元化,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可以掌控石油美元。这其中,除了传统的金融中心巴林外,还包括卡塔尔的多哈、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沙特的利雅得等。
中东地区的金融业起步较晚,不可与欧美甚至亚洲同日而语,区域的金融中心也几度沉落。上世纪70年代初,先是由黎巴嫩的贝鲁特,转移至巴林的麦纳麦。1975年,巴林政府决定将麦纳麦建成地区金融中心,也确定了巴林金融立国的发展战略。而同时期,另一个金融中心则是科威特,科威特是海湾地区最早建立证券市场的国家。此外科威特在主权基金投资方面也颇有建树。
在古拉尔看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迪拜有先行者的优势,而且也已进入成熟阶段。他说,“我们希望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成功,有些竞争是好事,但我们想在竞争中拿第一,以机构数量和规模大小衡量,我们目前遥遥领先,拥有规模效应。”
事实上,中东的金融中心也在各自寻找不同的发展空间,诸如传统的中心巴林即是地区银行和国际银行的中心。国际性的银行聚集于此为整个阿拉伯世界提供项目融资。此外,巴林与沙特和科威特的金融也有密切的联系。
迪拜和多哈都是在2000以后成立的,他们更强调财富管理、中介咨询以及保险和共同基金等金融服务。迪拜在伊斯兰证券融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过近年,各个金融中心的角色有些转变,例如多哈更注重运用主权基金投资,巴林更着力保险业的发展,迪拜更加强调自己是全球交通枢纽,利用地缘优势,打造国际金融及商业中心。
之前中国曾有论调担心这些西亚的新兴金融中心,对香港、新加坡、甚或上海构成竞争,但似乎有些“杞人忧天”。走在DIFC区域,虽然散落一些摩登建筑,但似乎与金融中心的繁华、紧张和忙碌还有不小的差距。
而更重要的是,在东亚的金融中心,多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中国GDP去年约为7万亿美元,相对而言,海湾各国的GDP加总大约为1.5万亿美元。
不过,西亚的金融中心仍有很多可为之处,目前阿拉伯国家尚有很大的基建需求,这就需要提供金融服务。此外,海湾区域广袤,周边辐射国家和地区也较多,这些国家都需要金融服务,这对于在地缘中心的迪拜而言,是不小的机会。根据DIFC调查显示,DIFC已经为迪拜的GDP贡献约为3.6%,对阿联酋的GDP贡献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