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强制认证标准有望出台
自欧盟反倾销立案、美国双反终裁结果揭晓以来,一系列光伏行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
■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知情人士近日透露,中国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出台光伏业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减少进出口企业数量,提高准入门槛。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秘书长孙广彬表示,这项认证制度最快有望在明年推出,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全联新能源商会等联合组建成立国家级的认证中心,使产品达到援外、出口的标准。
光伏救市的升级举措
为扭转国内光伏产业内忧外患的局面,今年以来,国家对于光伏产业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早在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就发布了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光伏发电规模将由15GW上调到21GW,特别是增加了分布式发电系统建成10GW的规模,集中式光伏发电的规模适当压缩,另外明确了“十二五”光热发电建设规模1GW。
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国家电网10月下旬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相关意见”、 国开行圈定“六大六小”12家光伏企业,从授信政策上给予适度支持。
即便如此,从今年三季度国内多晶硅到组件的价格走势来看,其价格的下跌幅度远远超过了因技术进步或其他生存成本下降的幅度。据Wind资讯统计,前三季度,光伏板块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下降2.52%,虽然这一数据较半年报时的降幅3.53%有所收窄,但却没能充分展现利好新政的效能。此外,由于产品价格下跌,前三季度行业整体毛利率为15.33%,较半年报下降0.31%,较2011年下降2.16%。
“自欧盟反倾销立案、美国双反终裁结果揭晓以来,一系列光伏行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但这对于光伏企业来说,更多的是信心上的提振,而非实质上的救助。此次则是从技术标准上提升光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这项制度的出台将减少进出口企业的数量,提高光伏产品的准入门槛,这是政府对光伏产业救助的升级举措。
“我们的产品引起美欧‘双反’,主要还是国内出口企业过多,产品价格下降,质量、技术、售后服务跟不上,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会继续引起韩国、印度等其他国家对我们产品进行'双反'。现在制定的措施,就是要从源头上改变这一情况。”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秘书长孙广斌则做出如此解释。
但孙广斌同时认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如今走入“寒冬”,国内企业本身的产能过剩也难辞其咎。即使在没有“双反”的情况下,今年1~9月,我国光伏业对外出口下降34.99%。在“双反“未实施前,江西、江苏等地有两位数百分比的企业都处于停产状态。即使光伏业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出台以后,还有40%~50%的国内产能无法释放。
光伏产业再遭分化
孟宪淦指出,以前在国际市场上,我们是光伏产业政策的追随者,如今中国要制定自己的光伏标准,与美国UL认证和欧洲CE认证一样具有国际影响力。“未来进入中国市场的光伏产品也必须过中国的检测关,这可以提升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商务部正在抓紧制定推进光伏业援外力度的新政,主要针对非洲40多个国家,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光伏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的出台,将为中国光伏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国内某大型光伏生产企业负责人兴奋的说。
但并不是所有的光伏生产企业都能如此兴奋。“表面上看来,执行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必须基于成立国家级的认证中心和建立国家标准,针对的是所有进出口的光伏企业。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未来中国市场的光伏产品必须达到中国制定的光伏标准,对于中小型光伏生产企业而言,这无疑又是一个挑战。”国内某小型光伏企业负责人担忧的表示。
事实上,对于光伏产业的“保大放小”,政府人士早就有所表露。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处长李成此前也明确表态:“在光伏这一关键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财政部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出台措施,帮助优秀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光伏发展。”
“让好的企业活得更好,让该死的企业通过这次调整一定让它死掉。”河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甘中达近期在英利集团调研时说。
“要想启动光伏应用市场,就必须要有强硬的技术配套。这项技术的出台,将倒逼国内光伏企业修炼内功,向国家标准看齐。这对于技术实力较弱、资金周转能力不强的中小光伏企业将是致命性的打击。”采访中,市场人士纷纷表示,未来会有更多的小企业倒闭,而大型企业将会置之死地而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