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前景向好 期货研究员急切找定位求突破
众所周知,人才紧缺一直是困扰金融业尤其是期货行业的难题。一方面券商那边缺少熟悉股指期货的相关人才,另一方面期货研究员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双方一拍即合也在情理之中。
众所周知,人才紧缺一直是困扰金融业尤其是期货行业的难题。临近年关,天气逐渐转寒,而期货公司求贤的热情却未曾冷却。期货公司招兵买马步伐的日益加快也加速了期货人才的流动。记者注意到,除了期货业业内的人才流动,目前也出现了许多优秀人才“外流”和“回流”的现象。
期货人才的“外流”与“回流”
“我跳槽啦。”一位在期货公司做研究员的朋友日前告诉记者,她这次并不是简单地换一家期货公司,而是去了一家券商自营业务部门。为此,她还不得不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由于不是自己最拿手的业务,不甘落后的她刚刚步入新工作岗位便立即开始“恶补充电”。
一方面券商那边缺少熟悉股指期货的相关人才,另一方面期货研究员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双方一拍即合也在情理之中。
据了解,目前期货研究员跳槽主要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转战到发展平台更好的期货公司;二是脱离期货公司,转投至其他金融机构,券商、基金、信托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是很多研究员优先考虑的去处。
从个人的发展看,“研究”到“实战投资”升级转型是不少期货研究员期待的发展路径。“但并不是每个研究员都适合这种转型。另外,个人的发展空间取决于行业的整体发展状态,我仍对期货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一位期货研究员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金融期货成交量已占到全球期货总成交量的90%以上。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实体经济、金融资本,还是居民的理财需求,都需要更多、更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国内期货市场创新步伐的加快,市场发展前景向好,因此也不乏期货人才从期货公司“出走”后,又再度“回流”期货公司的现象。
期货研究员寻求更务实的发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金融期货研究员普遍对补充国债、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新知识有迫切的需求,同时他们倾向于向更贴近资管业务的实战投资方向发展。“在市场快速发展中,如果研究员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国信期货研究员夏豪杰说。
谈及自身的发展定位,研究员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纯研究的话,路会越走越窄,不能光靠写报告了。” 招商期货研究员刘晓娜说。
“研究人员应当找到突破方向。”格林期货研究员石敏认为,金融衍生品将越来越丰富,期权等领域对研究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如果按照“哪里不足补哪里”的通才要求发展,研究人员既没有足够精力,也不具备实力同专精人才竞争。“研究员应当专其所长,攻其所善,让个人和公司的优势棱角分明,才能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
“我已经开始在量化对冲和程序化等具体策略研究上投入精力,这更具有实际意义,而不是只主观地谈论行情。”兴业期货研究员郑国艳说。
另一位金融工程方向的研究员也告诉记者,他打算用数年时间深入研究期指、指数期权、利率、汇率等金融衍生品的对冲性、投机性、保护性投资策略。
实际上,大小规模不同的期货公司在研究员的培训和培养机制上差别比较大。对于自身发展的定位,一位小型期货公司的研究员就颇感迷茫。“现在新产品很多,公司又没人懂,我想学点东西却感到无从下手。平时每个人都有专门负责的品种,只能用业余时间学点新东西。希望公司重视一些金融衍生品、金融工程的东西,多培训,找些懂的人来带带新人。”他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期货研究员更看重的是公司能否提供一个更有利于提高他们个人专业素养的平台,其次才是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格林期货研究员石敏对未来很有信心,“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的研究员有较好的市场需求。只要研究人员注重平时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今后的出路是很宽的”。